[发明专利]海底沉积物输运原位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40894.6 申请日: 2019-06-21
公开(公告)号: CN110375920A 公开(公告)日: 2019-10-25
发明(设计)人: 刘涛;朱永茂;魏冠立;张艳;郭珍琦;杨秀卿;白雯岱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大学
主分类号: G01L17/00 分类号: G01L17/00;G01N3/24
代理公司: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代理人: 刘晓娟
地址: 266101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输运通道 海底沉积物 原位测试装置 闭合通道 动力学 输运 沉积物 海床沉积物 闭合状态 复杂环境 海洋地质 机制分析 开口向下 理论发展 室内模拟 输送通道 输运过程 外界表面 稳定层流 下端开口 造流装置 支架设置 海床 加强筋 布放 构建 沉积 波浪 阻挡 回收 灾害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海底沉积物输运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运通道(1),所述输运通道(1)设有开口向下的闭合通道,所述输运通道(1)的下端开口用于插入海床沉积物,形成闭合水流通道;

造流装置(2),所述造流装置(2)设置在所述输送通道上,用于在所述输运通道(1)的闭合通道内形成海底稳定层流,所述造流装置(2)包括造流拨片(21)、潜水电机(22)和转向器(23),所述造流拨片(21)设置在输运通道(1)的闭合通道内,所述潜水电机(22)设置在闭合通道外并与造流拨片(21)连接,所述潜水电机(22)和造流拨片(21)的连接处设有转向器(23);

观测单元(3),所述观测单元(3)设置在所述输运通道(1)的闭合通道内,用于同步测量闭合通道内原位物质参数;以及加强筋支架(4),所述加强筋支架(4)设置在所述输运通道(1)的上方,用于输运通道(1)的布放和/或回收和/或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输运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板(11),所述导流板(11)设置在输运通道(1)闭合通道的弯道处,所述导流板(11)为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输运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造流拨片(21)设有数个造流片,所述造流片上设有圆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输运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单元(3)包括用于测量试验段区域内水流流速的流速仪(31),测量水体悬沙浓度的浊度计(32),测量侵蚀高度的高度计(33)以及用于测量土层贯入阻力值的微型贯入仪(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输运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取样器(5),所述取样器(5)设置在输运通道(1)上,并与闭合通道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底沉积物输运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器(5)设有注射口,用于向闭合通道内注射盐分或不同类型的污染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输运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运通道(1)的材质是不锈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沉积物输运原位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运通道(1)的下端设置为刃型。

9.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海底沉积物输运原位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造流装置(2)和观测单元(3)安装到输运通道(1)上;

B、选取试验位置,将输运通道(1)整体压入海床上,插入深度为0.05~0.1m,静置至沉积物与试验区边界产生缝隙变小消失;

C、造流拨片(21)在潜水电机(22)驱动下开始以第一级转速旋转,水中的沉积物浓度逐渐增加,然后增加直到达到稳定状态,在沉积物浓度达到稳定状态后,控制潜水电机(22)转速,造流拨片(21)的转速增加到下一档,形成下一个更高的应力,重复该过程,制造三到六种不同的应力,观测单元(3)对流场进行数据测量;

D、重复上述步骤B和步骤C至少两次;

E、数据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底沉积物输运原位测试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包括以下步骤:

E1、测量边界层距离底床hi处的流速(m/s):

式中:k是无量纲常数,为0.4,u*是摩阻流速(m/s);h0是床底粗糙长度(m);

E2、对流速ui(hi,t)和距底床高度hi的对数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线性关系式:

在垂向上沿水深测得不同hi及其对应的流速ui(hi,t),由可回归分析方法获得aj,bj(j=1,2,3,...分别代表不同转速下的系数),计算出每级转速下的摩阻流速uj*和粗糙长度hoj,其中uj*=kaj

E3、计算造流滚轮每级转速底部切应力τj=ρj(uj*)2,其中,ρj为第j级转速时水样的水流密度,单位kg/m3

E4、线性回归法求解临界侵蚀切应力τcr

利用每j级流速下的浊度和侵蚀切应力,进行线性回归,将回归线与背景浊度线SSC0的交点表示为这个试验区所对应的临界侵蚀切应力τcr

E5、侵蚀速率计算

侵蚀率的计算公式:

E(t)=0 τ<τcr

E(t)代表一个时间间隔内的侵蚀率,单位为g/m2·s;SSC为一个时间间隔内水体悬浮颗粒的浊度,单位为g/L;V为水槽中试验区水的体积,单位为m3,S为水槽的底面积,单位为m2,t为一个时间间隔。

E6、建立侵蚀切应力与贯入强度关系

测量贯入阻力,横坐标为F,代表每一级转速的贯入阻力,纵坐标为侵蚀切应力τj,将各Fi,τj带入,建立线性关系:τ=cF+d,其中c、d为常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08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