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筒状结构件内壁环形下陷特征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1067.9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9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向兵飞;康晓军;应剑洪;周造文;熊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件 内壁 环形 下陷 特征 加工 方法 | ||
1.一种筒状结构件内壁环形下陷特征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根据带有环形下陷特征的筒状结构件选择加工零件和角度头型号;
步骤(2)根据筒状结构件的环形下陷特征结构制定加工方案,并采用角度头加工筒状结构件的环形下陷特征;
步骤(3)编制角度头加工程序,采用CAM软件编制角度头加工程序;
步骤(4)对角度头后置处理及超程优化处理,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①录入机床信息:机床C摆行程、用于圆弧插补位置计算的机床系统及圆弧插补计算方式;
②录入超程计算信息:超程圆弧插补半径R、插补圆弧角度α和超程处理安全距离值
③逐行进行程序后置处理:根据CAM软件编制的前置文件逐行进行处理,其中,后置处理的点位计算根据前置文件中的点位、矢量和刀具长度值计算得到,摆角计算根据机床运动链计算得到C值,刀尖点与回转中心P点之间的距离为L,前置点位为:X,Y,Z,I,J,K,为前置刀具位置矢量,为前置刀轴矢量,后置处理完毕得到的角度头加工程序点位为:
④判断C摆超程并处理,将后置处理计算得到的C值与机床C摆行程进行对比,若在行程范围内,则继续执行下行程序;若机床C摆行程超程则进行优化处理,具体处理为:
a)获取P2点位的位置信息(X2,Y2)、矢量信息(I2,J2,K2)和后置得到的角度信息C2,根据P2信息和圆弧插补半径R计算得到圆弧进退刀的圆心位置O和P2与O点的P2O差值(ΔXP2,ΔYP2),计算如下:
XO=X2+R×I2
YO=Y2+R×J2
ΔXP2=-R×I2
ΔYP2=-R×J2
b)根据圆弧插补计算方式计算圆弧退刀点Ps和圆弧进刀点Pe,目的是在超程处将角度头与加工零件分离,避免直接抬刀而铣伤工件,计算圆弧退刀点Ps时扇形角度为α,计算圆弧进刀点Pe时扇形角度为-α,Ps和Pe的位置点为:
RZ为旋转矩阵,如下:
将圆弧退刀点Ps按照步骤③中所述的方法计算得到角度头加工程序点位并按照圆弧运动插入该点位;
c)根据超程处理安全距离值计算并插入安全点,目的是避免角度优化时的大摆角运动铣伤或碰撞工件,在安全点对角度值进行最小值优化,以解决超程的问题,安全距离值根据得到的单位矢量根据Dsafe、和计算得到安全点和计算如下:
在安全点对C摆超程进行最小值优化,最小值Cmin=|C±2π·n|min,其中n为正整数,优化后得到C值为:
将PSS点按照步骤③中所述的方法计算得到角度头加工程序点位并按照线性运动插入点位和优化后的角度值;
d)将安全进刀点PSe按照步骤③中所述的方法计算得到角度头加工程序点位并按照线性运动插入点位,确保角度头在安全距离运动至安全进刀点;
e)将圆弧进刀点Pe按照步骤③中所述的方法计算得到角度头加工程序点位并按照线性运动插入该点位,目的是避免直接进刀而铣伤工件;
f)从Pe点按照圆弧运动至P点,并按照圆弧运动插入该点位;
对超程优化处理后再将P点插入圆弧进退刀、安全抬刀以及超程优化,将P3点的轨迹优化为P1-P2-Ps-Pss-Pse-Pe-P2-P3,以解决环形下陷铣削过程中机床超程的问题;
⑤继续逐行进行程序后置处理;
步骤(5)生成角度头加工程序;
步骤(6)传输并加载角度头加工程序;
步骤(7)安装角度头并加工筒状结构件内壁环形下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106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