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整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1302.2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2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丹凉辅;武藤琢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19/36 | 分类号: | H02K19/36;H02K11/04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任玉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整流器 | ||
本发明涉及用来向同步机的励磁供给直流的旋转整流器。提供一种在包括整流元件从旋转框架的拆卸的作业时、能够有效地防止与整流元件关联的多个零件散乱而实现作业的容易化的旋转整流器。在旋转框架(11)的圆周上配置多个整流元件(12),在整流元件(12)的下表面侧依次层叠支承部件(15)、励磁机侧连接导体(16)、下部推压部件(17),在上表面侧层叠上部推压部件(19)及散热部(20)。在散热部(20)的侧缘部(20a)形成第1贯通孔(22),在上部推压部件(19)的侧缘部(19a)形成第2贯通孔(23)。在侧缘部(20a)的上表面设置具有内孔(24a)的垫圈(24),在侧缘部(19a)的下表面接合具有比第2贯通孔(23)大径的第3贯通孔(26)的励磁侧连接导体(25)。在内孔(24a)、第1贯通孔(22)、第2贯通孔(23)及第3贯通孔(26)中,将它们贯通而嵌合着在第2贯通孔(23)及第3贯通孔(26)的边界部分形成有台阶部(28a)的绝缘衬套(28)。该绝缘衬套(28)与垫圈(24)被粘接,垫圈(24)、侧缘部(20a、19a)及励磁侧连接导体(25)被用紧固件(30)紧固。
本申请基于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197645号(申请日:2018年10月19日)主张优先权,这里引用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来向同步机的励磁供给直流的旋转整流器。
背景技术
作为向同步机的旋转励磁供给直流的方法,广泛地采用所谓无电刷方式:将旋转整流器和交流励磁机的电枢直接连结在同步机的旋转轴上,将从交流励磁机的电枢产生的交流通过旋转整流器整流,将整流后的直流向同步机的励磁供给。
旋转整流器需要多个整流元件(二极管),但各整流元件由于流过比较大电流,所以具有散热用的翅片,包括连接导体及推压部件等的重量成为相当重。旋转整流器如字面那样是旋转体,所以考虑旋转时的平衡,将多个整流元件以等间隔放射状地配置在旋转框架的圆周上。
在旋转整流器的维护检修时,将各整流元件从旋转框架拆卸,根据需要而更换。由于各整流元件以放射状设置在旋转框架上,所以这样的包括整流元件的拆卸的作业必须对各个整流元件进行,在作业中花费大量的工夫。
此外,各整流元件如上述那样与散热翅片及推压部件、连接导体等许多零件一起通过螺栓等紧固件一体地紧固在旋转框架上。因此,如果为了将整流元件拆卸而将借助螺栓等的紧固解除,则有各零件零散地散乱的情况,使作业变得更加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包括整流元件从旋转框架的拆卸的作业时、能够有效地防止与整流元件关联的多个零件散乱而实现作业的容易化的旋转整流器。
有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旋转整流器,在形成为环状的旋转框架的圆周上配置多个整流元件,将励磁机产生的交流用上述整流元件整流为直流,向同步机的励磁供给,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整流元件的下表面侧依次层叠有支承部件、励磁机侧连接导体、下部推压部件,在上述整流元件的上表面侧层叠有上部推压部件及具有散热翅片的散热部;分别在上述散热部的侧缘部形成有第1贯通孔,在上述上部推压部件的侧缘部形成有第2贯通孔,在上述散热部的侧缘部上表面上设置有具有与上述第1及第2贯通孔大致同径的内孔的垫圈;在上述上部推压部件的侧缘部的下表面上,接合着具有比上述第2贯通孔大径的第3贯通孔的励磁侧连接导体;在上述垫圈的内孔、上述第1贯通孔、上述第2贯通孔及上述第3贯通孔中,将它们贯通而嵌合着绝缘衬套,所述绝缘衬套在上述第2贯通孔及上述第3贯通孔的边界部分形成有与上述第2贯通孔的下端卡合的台阶部;上述垫圈的内孔粘接在该绝缘衬套的外表面上;上述垫圈、上述散热部的侧缘部、上述上部推压部件的侧缘部及上述励磁侧连接导体被贯通上述绝缘衬套并拧入到上述旋转框架侧的紧固件一体地紧固。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垫圈拆卸,绝缘衬套、上部推压部件、散热部被一体地拆卸,所以作业变得容易,并且拆卸后的零件管理也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关实施方式的旋转整流器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13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