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于撕离转移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1387.4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08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俞健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国胶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201/00 | 分类号: | C09J201/00;C09J175/14;C09J167/06;C09J171/00;C09J163/10;C09J145/00;C09J11/06;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丙烯酸改性树脂 防老剂 防霉剂 乳化剂 消泡剂 转移胶 撕离 硅烷偶联剂 氯化亚锡 去离子水 树脂乳液 萜烯树脂 引发剂 混合反应 胶粘表面 胶水 附着 受控 检测 申请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于撕离转移胶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树脂乳液、丙烯酸改性树脂、引发剂、氯化亚锡、防霉剂、萜烯树脂、硅烷偶联剂、防老剂、乳化剂、消泡剂、去离子水。制备方法包括丙烯酸改性树脂的选择、防霉剂的制备、防老剂的制备、乳化剂的选择、消泡剂的选择、转移胶的制备。通过采用本申请的方法,按照上述比例将树脂乳液、丙烯酸改性树脂、引发剂、氯化亚锡、防霉剂、萜烯树脂、硅烷偶联剂、防老剂、乳化剂、消泡剂、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反应获得成品,成品在检测和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易于撕离,且相对附着在胶粘表面的胶水少,处于受控范围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于撕离转移胶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胶粘附着表面附着残余胶水可控的易于撕离转移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带包括标识胶带、贴地胶带、地板胶带、地标胶带,胶带是以PVC薄膜为基材,涂上胶类压敏胶制造而成,胶带具有防水、防潮、耐候、抗蚀、防静电等优点,可以用作地面、立柱、建筑、交通等区域的警示标志,起到禁止、警示、提醒和强调的作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现,胶带使用一段时间后再次揭开胶带会有一部分胶水附着在胶粘材料表面,影响二次使用和影响胶粘材料表面的美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撕离转移胶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胶粘附着表面附着残余胶水可控的特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易于撕离转移胶,其创新点在于:所述易于撕离转移胶包括重量比例20-30份的树脂乳液、重量比例20-30份的丙烯酸改性树脂、重量比例3-8份的引发剂、重量比例2-4份的氯化亚锡、重量比例2-3份的防霉剂、重量比例10-20份的萜烯树脂、重量比例15-25份的硅烷偶联剂、重量比例2-3份的防老剂、重量比例5-10份的乳化剂、重量比例4-8份的消泡剂、重量比例15-30份的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易于撕离转移胶最佳配比包括重量比例25份的树脂乳液、重量比例25份的丙烯酸改性树脂、重量比例5份的引发剂、重量比例3份的氯化亚锡、重量比例3份的防霉剂、重量比例15份的萜烯树脂、重量比例20份的硅烷偶联剂、重量比例2份的防老剂、重量比例8份的乳化剂、重量比例6份的消泡剂、重量比例20份的去离子水。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改性树脂为聚氨酯丙烯酸、聚酯丙烯酸、聚醚丙烯酸酯及环氧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的,所述引发剂为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
优选的,所述防霉剂为银杏叶提取物、肉桂提取物、丁香提取物和水采用1:2:1:4混合后,过滤提纯而成。
优选的,所述防老剂为N-苯基-α-苯胺、N-苯基-β-萘胺、对苯二胺采用1:2:1混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乳化剂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的,所述消泡剂为乳化硅油、高碳醇脂肪酸酯复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聚氧乙烯聚氧丙醇胺醚、聚氧丙烯甘油醚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甘油醚、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一种易于撕离转移胶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易于撕离转移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①:丙烯酸改性树脂的选择,按照上述在聚氨酯丙烯酸、聚酯丙烯酸、聚醚丙烯酸酯及环氧丙烯酸酯中选择合理配比;
步骤②:防霉剂的制备,按照上述比例将银杏叶提取物、肉桂提取物、丁香提取物和水混合过滤提纯;
步骤③:防老剂的制备,按照上述比例将N-苯基-α-苯胺、N-苯基-β-萘胺、对苯二胺混合;
步骤④:乳化剂的选择,按照上述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辛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中的选择合理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国胶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国胶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13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