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汽车梯轿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2093.3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7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刘杰;褚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1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先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7 | 代理人: | 王俊红;柏琼琼 |
地址: | 46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轿厢 高速汽车 返绳轮 减振 上梁 减振结构 振动幅度 减振垫 曳引机 传递 牵引钢丝绳 整体式结构 弹性形变 电梯轿架 刚性接触 减振效果 直接传递 中间架体 钢丝绳 削减 最大限 减小 轿架 轮轴 绕过 通槽 转动 削弱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汽车梯轿架。本发明的高速汽车梯轿架中,上梁固定在减振梁上,减振垫位于两者之间。曳引机上的钢丝绳可通过所述通槽而绕过返绳轮,返绳轮的轮轴固定在上梁上与减振梁无刚性接触。所以在曳引机转动而牵引钢丝绳时,振动经返绳轮直接传递至上梁,传递至减振梁的振动幅度却会因减振垫弹性形变而被削减,从而起到削弱传递至中间架体的振动幅度的作用。而轿架作为一个整体式结构,与轿厢的所有连接处均设置有减振结构,故在轿厢安装上之后,传递至轿厢的振动会经减振结构进一步削减,最大限底地减小轿厢的振动。综上可知本发明的电梯轿架具有减振效果良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汽车梯轿架。
背景技术
电梯系统中轿架的作用是承载轿厢并随轿厢一起升降,所以对轿架的结构强度有极高的要求。随着电梯技术的发展,为了运载大重量物体发展出了一系列的专用电梯,如专用于运载汽车的汽车梯。这些电梯的共性在于载重量较大,可达到甚至超过3200kg;同时,还要求其运行速度不得低于2.5m/s,至少属于电梯领域中定义的高速电梯。
现有技术中部分轿架拉杆通常是直接固定在轿厢上,同时在轿架与轿厢之间设置其他的固定结构将两者刚性固定在一起。曳引机转动时,通过轿架底部的返绳轮实现n:1的曳引比以减小曳引机的额定功率。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曳引机转动时的振动经轿架底部的返绳轮传递给轿架,振动再由轿架传递至轿厢,引起轿厢内振动较大,并且轿厢内的振动随着电梯载重量的增大而增加,所以需要研发一种高速汽车梯轿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减振效果良好的高速汽车梯轿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高速汽车梯轿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速汽车梯轿架,包括平行布置的中间架体、前架体和后架体,三个架体的上端通过纵向延伸的两根上纵梁固定连接,三个架体的下端通过纵向延伸的两根下纵梁固定连接,中间架体、前架体和后架体均包括位于上端的上横梁、位于下端的下横梁和立设的两根立柱;三个架体的下横梁上端用于连接轿厢的位置处设置有减振结构;中间架体的上横梁为减振梁,减振梁上方安装有上梁组件,上梁组件包括上梁和安装在上梁上的返绳轮,减振梁与上梁组件之间安装有减振垫,上梁上设置有供钢丝绳穿过以绕设在返绳轮上的、上下贯通的通槽;减振梁上设置有供返绳轮下端置入的返绳轮槽。
所述上梁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上梁体,两上梁体之间的距离形成所述通槽,上梁还包括固定在两根上梁体之间的轮防护板,轮防护板位于返绳轮的上方且其两端均不完全封堵通槽的上端开口以不影响钢丝绳通过。
所述两上梁体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固定轴,两上梁体的中部之间设置有固定弯板,两上梁体通过固定轴与固定弯板连为一体。
上梁组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返绳轮,所述减振垫位于相应端部返绳轮的两侧。
所述减振垫固定在上梁体的下端面上。
三个架体的各立柱与下纵梁的连接处均连接有用于增加相应架体与下纵梁连接强度的肋板,中间架体的立柱与下纵梁两端的肋板之间牵拉有斜拉杆。
前架体和后架体的立柱与上纵梁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增加轿架强度的斜撑。
所述中间架体的两根立柱相背离的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复式安全钳,复式安全钳具有上下间隔设置的两个钳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未经西继迅达(许昌)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20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空调温度远程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