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2182.8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6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聂晓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柱 显示面板 彩膜基板 端子区 显示装置 上端 显示区 下端 亮度均匀 上下基板 显示屏幕 阵列基板 形变量 滑动 盒厚 受力 移除 恢复 | ||
本揭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包括显示区和端子区,其中,端子区包括第一支撑柱,显示区包括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的上端和第二支撑柱的上端均设置在彩膜基板上,并且第一支撑柱的下端面的表面积不小于第二支撑柱的下端面的表面积。当显示面板的上下基板受力时,第一支撑柱的形变量小并且滑动的距离小,在外力移除后,第一支撑柱能快速的恢复至初始状态,显示面板端子区的盒厚的一致性仍较好,显示屏幕的显示亮度均匀。
技术领域
本揭示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局部亮度不均(Mura)是显示面板常见的一种显示不良问题,其主要的表现为在显示屏的局部显示亮度不一致。Mura产生的原因多样。
其中,真空对组过程中局部盒厚异常也是导致Mura的一主要因素。现有设计的显示面板结构中,彩膜(color filter,CF)基板与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基板的对组结构中,在两组基板对组完成后,CF基板与TFT基板间被抽为真空,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将CF基板与TFT基板牢固的粘合在一起,进而造成显示屏幕的局部显示亮度不一致的问题。为了改善上述问题,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在显示面板的端子区对应的CF侧设计高度相同的支撑柱(photo spacer,PS),以用于真空对组过程中的盒厚保持。但是,这种支撑结构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PS之间的间距较大,因制程和材料差异会导致各个PS的弹性回复能力较差,使得端子区盒厚难以保持,造成Mura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的显示面板中,由于各支撑柱之间的间距大,同时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由于材料等情况的差异,PS的弹性回复能力差,无法保证端子区盒厚的均一性,使得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亮度不均匀的情况。因此,需要提出进一步的完善和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揭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显示面板中的支撑结构设计中,支撑柱的弹性回复性能差,无法保证端子区盒厚的一致性,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亮度不均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揭示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揭示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彩膜基板;
阵列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
所述彩膜基板包括显示区和端子区,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端子区相邻设置;
其中,所述端子区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显示区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均朝向所述阵列基板,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端面的表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面的表面积。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至少三个所述第二支撑柱。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下端面的形状为鼎形或品形。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侧壁相互贴合形成所述第一支撑柱。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柱的材质为弹性支撑柱材料。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下端面与所述阵列基板间设置有间隙。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间隙的距离在0μm至10μm范围内。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柱沿所述端子区的边缘区域呈环形设置。
根据本揭示一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柱呈方形阵列的设置在所述端子区内。
根据本揭示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揭示实施例中显示面板。
综上所述,本揭示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21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