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技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2346.7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049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胡立江;刘军;陈鹰飞;姜鸿;付焕;黄胜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国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氧区 污水处理技术 生物膜 生物膜区 厌氧区 厌氧 缺氧 污水处理效果 生物膜处理 独立设置 附着力强 好氧菌群 悬浮效果 悬浮载体 依次设置 有效处理 沉淀区 排水区 絮凝区 好氧 菌群 流化 污水处理 地表 污水 | ||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技术方法。本发明通过依次设置厌氧区、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絮凝区、沉淀区、生物膜区以及排水区,并在厌氧区、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以及生物膜区独立设置三种悬浮载体的方式,达到MBBR工艺有效处理污水的效果。本发明具有厌氧载体、缺氧载体以及好氧载体分别用于形成厌氧、缺氧以及好氧菌群生物膜的效果好,三种生物膜附着力强、菌群数量多,适用于三种不同生物膜处理方式,以及载体自身悬浮效果好,流化加生物膜整体污水处理效果显著的优点,使得污水处理后可以达到地表准IV类水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MBBR工艺,即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指的是在悬浮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并用于污水处理,其中悬浮方式具有流化床方式的效果,生物膜形式则达到生物接触氧化方式的处理效果,因此MBBR工艺兼具上述两种现有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污水中的COD、氨氮、TN以及TP。
但是另一方面,现有MBBR工艺中厌氧区、缺氧区以及好氧区的悬浮载体都只有一种,即一种载体从头用到尾,虽然厌氧菌群、缺氧菌群以及好氧菌群在载体上附着生长的位置略有不同,但还是会存在悬浮载体对厌氧菌群、缺氧菌群以及好氧菌群三者不能兼顾,最终导致因为不同菌群之间特性差异而使得三类生物膜中出现附着力弱以及菌群数量少的问题。
专利公开号为CN105129989A,公开日为2015.12.0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处理城市污水的MBBR工艺方法,其步骤为:经过一级处理的城市污水去除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部分有机物,而后通过进水池依次进入MBBR系统的厌氧区、好氧区和缺氧区,并由缺氧区进入二沉池;MBBR生物处理系统好氧区内悬浮的载体表面附着着硝化细菌。
但是该发明专利中的MBBR工艺方法存在生物膜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技术方法,其能通过依次设置厌氧区、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絮凝区、沉淀区、生物膜区以及排水区,并在厌氧区、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以及生物膜区独立设置三种悬浮载体的方式,达到MBBR工艺有效处理污水的效果。本发明具有厌氧载体、缺氧载体以及好氧载体分别用于形成厌氧、缺氧以及好氧菌群生物膜的效果好,三种生物膜附着力强、菌群数量多,适用于三种不同生物膜处理方式,以及载体自身悬浮效果好,流化加生物膜整体污水处理效果显著的优点,使得污水处理后可以达到地表准IV类水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技术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按照污水流向依次连接厌氧区、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絮凝区、沉淀区、生物膜区以及排水区;
S2、在所述沉淀区上设置污泥排出管,以及与所述第一缺氧区连接的第一污泥回流管,在所述排水区上设置与所述第一缺氧区连接的硝化液回流管,在所述第二缺氧区上设置与所述厌氧区连接的第二污泥回流管;
S3,在所述生物膜区内设置拦截滤网,在所述排水区设置超滤膜;
S4、将待处理污水依次通入厌氧区、第一缺氧区、第二缺氧区、絮凝区以及沉淀区,所述絮凝区中添加絮凝剂,所述第一污泥回流管通过水泵向所述第一缺氧区回流污泥,所述第二污泥回流管通过水泵向所述厌氧区回流污泥,再依次所述生物膜区以及排水区,依次经过生物膜和超滤膜处理后达标排放,硝化液回流管通过水泵向所述第一缺氧区回流硝化液,
所述厌氧区内设有厌氧载体,所述第一缺氧区以及第二缺氧区内设有缺氧载体,所述生物膜区内设有好氧载体,所述厌氧载体、缺氧载体以及好氧载体的材料为聚氨酯架构复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国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吉国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2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