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7-二氢噻吩并[3;4-b]吡啶-5(1H)-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542481.1 申请日: 2019-06-21
公开(公告)号: CN110256457A 公开(公告)日: 2019-09-20
发明(设计)人: 杨雯涵;罗鲜;李莎;徐嘉煜;鹿婷;姚昌盛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C07D495/14 分类号: C07D495/1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10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二氢噻吩 酮化合物 四氢噻吩 羧酸乙酯 合成 亚甲二氧基 原子经济性 反应合成 工业应用 环境友好 目标产物 乙醇溶液 蒸出溶剂 粗产品 类似物 柱层析 提纯 苯胺 底物 烯胺 监测
【说明书】:

一种4,7‑二氢噻吩并[3,4‑b]吡啶‑5(1H)‑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将95%乙醇溶液置于容器中,向容器中加入醛、2,4‑二氧代四氢噻吩‑3‑羧酸乙酯、3,4‑(亚甲二氧基)苯胺和水,回流条下反应4‑5h,TLC监测,反应完全后,蒸出溶剂,得粗产品,随后用柱层析方法提纯,得目标产物。本发明的合成方法,利用醛、2,4‑二氧代四氢噻吩‑3‑羧酸乙酯和烯胺类似物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4,7‑二氢噻吩并[3,4‑b]吡啶‑5(1H)‑酮化合物,该方法具有底物适用范围广、环境友好、原子经济性高等优势,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具体涉及一种4,7-二氢噻吩并[3,4-b]吡啶-5(1H)-酮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苯稠合吡啶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表明吡啶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及生物活性,如抗真菌、抗细菌、抗癌等活性,可作为强心剂、心理疗法药剂、潜在的HIC-1转录酶抑制剂和凝血酶抑制剂等,对哮喘、关节炎在内的许多疾病具有疗效(Cox R.J.,O'Hagan D.,Journalof the Chemical Society,Perkin Transactions,1991,(10),2537;Li Q.,MitscherL.A.,Shen L.L.,Medicinal Research Reviews,2000,20(4),231;Nagarajan M.,XiaoX.,Antony S.,Kohlhagen G.,Pommier Y.,Cushman M.,Journal of MedicinalChemistry,2003,46(26),5712;Hasvold L.A.,Wang W.,Gwaltney S.L.,Rockway T.W.,Nelson L.T.J.,Mantei R.A.,Fakhoury S.A.,Sullivan G.M.,Li Q.,Lin N.-H.,WangL.,Zhang H.,Cohen J.,Gu W.Z.,Marsh K.,Bauch J.,Rosenberg S.,Sham H.L.,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03,13(22),4001;DeShong P.,CipollinaJ.A.,Lowmaster N.K.,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88,53(7),1356;KozikowskiA.P.,Campiani G.,Sun L.-Q.,Wang S.,Saxena A.,Doctor B.P.,Journal of the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96,118(46),11357;Boeckman R.K.J.,Potenza J.C.,Enholm E.J.,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1987,52(3),469;Kranjc A.,Peterlin-Masic L.,Ilas J.,Prezelj A.,Stegnar M.,Kikelj D.,Bioorganic&MedicinalChemistry Letters,2004,14(12),3251.)。在农药领域里,吡啶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杀菌和除草活性。与此同时,吡啶类衍生物在造纸、皮革、洗涤、塑料、涂料等行业也有所应用。噻吩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抗细菌、止痛、退热、消炎等活性(Hunt J.C.A.,Briggs E.,Clarke E.D.,Whittingham W.G.,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07,17(18),5222;Agarwal A.,Louise-May S.,Thanassi J.A.,Podos S.D.,Cheng J.J.,ThomaC.,Liu C.X.,Wiles J.A.,Nelson D.M.,Phadke A.S.,Bradbury B.J.,Deshpande M.S.,Pucci M.J.,Bioorganic&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2007,17(10),2807;An-nakaM.,Yasuda K.,Yamada M.,Kawai A.,Takamura N.,Sugasawa S.,Matsuoka Y.,Iwata H.,Fukushima T.,Heterocycles,1994,39(1),251;Youssef K.M.,El-Baih F.E.M.,YacoubH.I.,Alexandria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1996,10(3),181.)。鉴于吡啶化合物的重要生理及药理活性,以及噻吩衍生物的生物活性和应用前景,我们设计将两者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构建新型结构新颖的高生物活性化合物一直是化学工作者和药物科学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因此,亟需发展一些原料易得、操作简便的合成噻吩并[3,4-b]吡啶衍生物的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24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