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的中药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2482.6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11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燎原;程学仁;魏梅;孙冬梅;曾昭君;张志鹏;鲁云;邓李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16;A61K47/69;A61P29/00;A61P15/00;A61P15/14;A61P1/16;A61P13/00;A61P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杨昕昕;董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倍半萜类化合物 中药配方颗粒 提取液 包合 清膏 郁金 制备 干燥过程 煎煮提取 配方颗粒 生产过程 饮片加水 有效物质 环糊精 变性 汤剂 制粒 过滤 溶解 中药 | ||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颗粒领域,提供一种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的中药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郁金或醋郁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效成分流失严重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的中药配方颗粒,包括:S11.将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的中药的饮片加水煎煮提取,收集提取液;S12.过滤提取液,向滤液中加入占滤液质量1%~10%的β‑环糊精,充分搅拌溶解,进行循环包合和减压浓缩,得到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的清膏;S13.将清膏干燥后制粒,得到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的中药配方颗粒。配方颗粒中的有效成分同标准汤剂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基本相同,同时被包合的物质在干燥过程中难以变性,进而提高制得的颗粒中的有效物质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配方颗粒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的中药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郁金为姜科植物温郁金
β-环糊精收载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第545页,为环状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作用于淀粉而生成的7个葡萄糖以α-1,4-糖苷键结合的环状低聚糖。本品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微甜,在水中略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为药用辅料,常作包合剂和稳定剂等。β-环糊精在中药单复方制剂中的应用集中于挥发油的包合工艺中,目前已有大量报道颗粒剂、胶囊剂、片剂等口服固体制剂中使用β-环糊精包合挥发油的文献,其在新药开发及研究中解决了不少制剂生产工艺的难题。目前,β-环糊精已从20世纪初的新型辅料逐渐成为了一种常用辅料,广泛应用于制药工业,但未见有文献报道应用于挥发性成分的包合。
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浓缩、干燥、制粒而成,由中医临床配方后,供患者冲服使用。其质量水平是以中药配方颗粒的出膏率、指纹图谱或特征图谱、主要活性成分转移率(或含量)三大指标同标准汤剂(以传统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的。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一种工业化产品,其生产设备、制备工艺、过程控制与标准汤剂制备过程存在极大差异,如标准汤剂经过短时间的低温浓缩、干燥即可制得,而中药配方颗粒必须经过一定温度条件下较长时间的浓缩、干燥等过程才能制备成可供医疗单位调剂使用的颗粒。不同的设备、制备工艺及过程控制是使这两者的质量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生产装备与技术手段,使工业化的产品取得与传统中药汤剂一致的临床效果,是中药配方颗粒研究最主要的目的。
郁金或醋郁金主要活性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在水提煎煮、减压浓缩、清膏配料灭菌、湿法制粒烘干等过程中受长时间高温的影响易挥发损失,因而导致有效成分转移率低,含量偏离标准汤剂技术要求范围,使得生产的郁金或醋郁金颗粒质量不达标,除了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外,批间质量水平的不一致性,更会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郁金或醋郁金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效成分流失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含有倍半萜类化合物的中药配方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24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代谢综合征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养生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