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充气轮胎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3104.X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1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耿鹏;张庆华;刘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万达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7/00 | 分类号: | B60C7/00;B60C13/00;B60C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陈昌娟 |
地址: | 05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免充气轮胎 胎体层 侧支撑 内衬层 支撑层 胎冠 缓冲层 轮胎 充气轮胎 缓冲性能 使用寿命 胎侧部位 胎冠部位 侧方向 第一层 三角胶 舒适性 胎侧胶 胎面胶 胎圈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胎圈、三角胶、内衬层、缓冲层、胎面胶、胎侧胶和第一层胎体层,还包括胎侧支撑层和胎冠支撑层。所述胎侧支撑层设置在轮胎胎侧部位,且夹在所述内衬层和第一胎体层之间;所述胎冠支撑层设置在轮胎胎冠部位,位于所述内衬层和第一胎体层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第一胎体层和所述缓冲层之间,所述胎冠支撑层的两端分别向两个胎侧方向延伸且其两端与所述胎侧支撑层的部分重叠。该免充气轮胎具有与充气轮胎相近的缓冲性能和较好的舒适性,与现有的免充气轮胎相比重量更轻、胎噪更小,使用过程中磨耗更低,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轮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免充气轮胎主要包括实心轮胎和蜂窝轮胎两大类,两种形式的轮胎均无需充气,仅利用轮胎自身的材料和结构实现支撑和缓冲性能。但是这两种形式的轮胎也存在以下缺点:
实心轮胎由于内部以胶料进行支撑,整胎重量较重,轮胎弹性差,行驶过程中缓冲效果较差,轮胎与轮辋的装配也不方便。
蜂窝轮胎通过内部镂空的设计吸收和缓冲行驶过程中的变形,虽然重量有所下降,但是镂空的间隙中间空气的对流会明显增加轮胎行驶过程中的噪音,由于轮胎的变形,紧急制动时轮辋部位容易因变形而受到损伤,镂空支撑部位受外界磕碰也比较容易损坏而需更换轮胎。轮胎接地面积较少,不能提供足够牵引力,同时舒适性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重量较轻、噪音较小、具有与充气轮胎相近的缓冲性能的免充气轮胎。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免充气轮胎,包括胎圈、三角胶、内衬层、缓冲层、胎面胶、胎侧胶和第一层胎体层,还包括胎侧支撑层和胎冠支撑层。所述胎侧支撑层设置在轮胎胎侧部位,且夹在所述内衬层和第一胎体层之间;所述胎冠支撑层设置在轮胎胎冠部位,位于所述内衬层和第一胎体层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第一胎体层和所述缓冲层之间,所述胎冠支撑层的两端分别向两个胎侧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胎冠支撑层的两端与所述胎侧支撑层的部分重叠。
优选的是,胎冠支撑层的厚度为2-10mm。
优选的是,所述免充气轮胎还包括第二胎体层,所述第二胎体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胎体层和所述缓冲层之间。在此情况下,所述所述胎冠支撑层可以位于所述内衬层和所述第一胎体层之间,或者位于所述第一胎体层和所述第二胎体层之间,也可以位于所述第二胎体层和所述缓冲层之间之间。
上述第一胎体层、第二胎体层和缓冲层均具有至少一层胎体帘线。
所述第一胎体层的两端从内侧绕过胎圈后继续向上延伸,包住所述胎圈和三角胶。所述第二胎体层的两端从胎冠向两侧延伸至胎圈的下方或向内侧延伸绕过胎圈。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三角胶隔着所述第一胎体层与胎侧支撑层的部分重叠。
当所述第一胎体层具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胎体帘线时,相邻两层的胎体帘线之间相互交叉排列。
当所述第二胎体层具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胎体帘线时,相邻两层胎体层帘线相互交叉排列,且靠内侧的一层胎体帘线与第一胎体层靠外侧的一层胎体帘线相互交叉排列。
当所述缓冲层具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的缓冲层帘线时,相邻两层缓冲层帘线之间相互交叉排列,且靠内侧的一层帘线与第二胎体层最外侧的一层帘线之间相互交叉排列。
所述第一胎体层和第二胎体层的胎体帘线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聚酯纤维和芳纶。胎侧支撑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橡胶、聚氨酯。胎冠支撑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橡胶、聚氨酯。缓冲层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尼龙、聚酯纤维、芳纶、钢丝。所述胎侧胶与胎面胶使用不同胶料,胎侧胶硬度稍高于胎面胶,从而具有一定的支撑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万达轮胎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万达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31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转速齿圈的半轴结构
- 下一篇:钢丝胎体MT轮胎及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