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急安全防护预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3497.4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8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应沛然;曾小清;熊启鹏;袁腾飞;王维旸;伍超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90 | 分类号: | H04W4/90;H04W4/44;H04W4/46;G08G1/16;H04B7/155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急 安全 防护 预警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急安全防护预警系统,用于对现场工作人员、沿线人员和载具驾驶员发出预警,包括防护终端、载具终端和地面防护中继端,其中,防护终端设置于应急安全防护地点,用于接收载具信息,发送并授权载具临时移动权限,获取并发送报文信息,并产生灯光预警信号和语音预警信号;载具终端用于解析本载具位置,接收临时移动权限,获取并发送报文信息,产生灯光预警信号和语音预警信号,并向外发送本载具运行状态信息;地面防护中继端沿路线间隔式设置,用于发射警示测距信号,并产生灯光预警信号和语音预警信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提高各类型载具应急情况下运行安全,为交通参与各方提供充分的反应时间,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急安全防护预警系统。
背景技术
由基础设施损坏、异物入侵、运行组织不当造成的车-车、人-车、车-物碰撞应急交通事故正成为主要的事故缘由,而且由上述事故造成的二次事故正成为交通安全事故的另一主要因素。
当前的应急交通控制手段存在以下不足:
1、载具(即交通工具)的不断提速,使得交通参与者准确感知交通运行状况并做出合理反应的时间越来越短,通过在视距范围内观察交通运行状况的感知方式,存在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2、当前的警示手段主要通过VMS(Variable Message Sign,可变情报板)、布设交通锥、对运行组织进行调整等手段进行应急信息发布,这些手段均是单向地对驾驶人进行信息发布,而没有对在场的工作人员、沿线人员进行信息反馈,存在安全风险,实质上是一种开环的控制方式。
3、由于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存在忽视临时警示信息的现象,因此,控制效果有限。即使观察到了警示信息,往往也因为反应时间过短,载具行驶速度过快,而难以避让,造成恶性事故。
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应急交通状况进行闭环控制,同时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发布手段,保证信息传播路径冗余,对交通参与各方进行充分的安全预警防护,提升交通系统安全性、可靠性,降低事故风险,为交通参与各方应对应急交通事故提供充分的反应时间,对于运营管理者和交通参与各方者均有重大意义。上述弊端正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应急安全防护预警系统,有效地对应急交通状况进行闭环控制,对交通参与各方进行充分的安全预警防护,提升交通系统安全性、可靠性,降低事故风险,为交通参与各方应对应急交通事故提供充分的反应时间。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应急安全防护预警系统,用于对现场工作人员、沿线人员和载具驾驶员发出预警,包括两两间可实现双向通信的防护终端、载具终端和地面防护中继端,其中,
防护终端设置于应急安全防护地点,用于接收载具信息,发送并授权载具临时移动权限,获取并发送报文信息,并产生灯光预警信号和语音预警信号;
载具终端设置在对应的载具上,与所述防护终端、地面防护中继端或其他载具终端通信连接,用于解析本载具位置,接收临时移动权限,获取并发送报文信息,产生灯光预警信号和语音预警信号,并向外发送本载具运行状态信息;
地面防护中继端沿路线间隔式设置,在防护终端和载具终端之间进行双向交互信息的接力传递,以扩大防护半径,用于发射警示测距信号,并产生灯光预警信号和语音预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临时移动权限包括最大行驶位置和临时限速。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防护中继端至少设置0个。
进一步地,所述地面防护中继端的设置数量根据应急安全防护预警范围D确定,所述应急安全防护预警范围D满足以最大限速行驶最大反应预留时间的最大限速行驶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34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