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皮革防霉护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3733.2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3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易正芳;邵婷;仇文卫;王李婷;刘明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7/44 | 分类号: | A01N47/44;A01P1/00;A01P3/00;C07C279/14;C07C277/08;C07D213/80;C07C59/255;C07C55/07;C07C51/41;C14C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禾翰通律师事务所 31319 | 代理人: | 夏思秋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皮革 防霉 护理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皮革或皮革护理剂的防腐剂或防霉型,其包括月桂酰精氨酸乙酯(LAE)及其离子对衍生物。本发明还提供制备所述皮革或皮革护理剂的防腐剂或防霉型的方法及其制备的皮革防霉剂或防霉型护理剂。本发明的皮革防霉剂或防霉型护理剂,具有天然无毒、高效抑菌、易于降解、环境友好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皮革防霉护理剂或防霉剂,具体是涉及含有月桂酰精氨酸乙酯衍生物(离子对化合物) 的防霉剂或防霉护理剂,该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离子对具有抗菌效果,能帮助护理剂在发挥护理功能的同 时,还能保持护理剂稳定和发挥抗菌防腐效果。
背景技术
天然皮革富含蛋白质和脂类物质,在鞣制和存储过程中容易受到真菌的攻击、侵蚀,会对革的质量、 外观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了防止皮革及革制品发霉,通常的办法是在制革工序中加入防霉剂来抑制真菌 的生长。传统的皮革防霉剂三氯苯酚因为环保安全问题已被禁用,目前业内常用的防霉剂是2-硫氰基 甲基硫代苯并噻唑(TCMTB),是一种由美国巴克曼公司开发的高效环保防霉剂。然而,由于业内长期 使用该防霉剂,导致真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该防霉剂的防霉效果已经大幅降低,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针对这个问题,US6110950公开了一种含丙环唑和2-硫氰基甲基硫代苯并噻唑的组合物,US 20060014810公开了一种含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三氯生)和4-甲苯基-二碘甲基砜的组合物,这两种组合物均可用于皮革防霉,但防霉效果均不够理想,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此外,皮革制品在自然条件下容易吸附灰尘,如果用过的皮革制品不经过清洁护理的话,容易发霉, 霉菌在皮革上的滋生,轻者会使皮革失去光泽,重者霉菌分泌的酶,会侵蚀皮革纤维,造成粒面脆裂 和霉烂,使皮革的物理机械性能降低,缩短真皮制品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南方潮湿多雨的地区,皮革 的防霉护理尤为必要。现有的皮革护理剂,多以增强皮革的柔软和光亮度为目的,防霉性能不强。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7111358451、“环保型皮革防霉剂的制作方法”公开了包含聚乙烯、亚氯酸钠、 偏硅酸、植物精油、烷基糖苷、脂肪酸磺烷基酯、含氟硅油、动物脂肪皮革加脂剂的皮革防霉剂。该防 霉剂通过加入不同性能的组分,使得该防霉剂不仅具有较强的抗菌、防霉效果,同时还能够对皮革具有 滋养、保护作用。但是,该防霉剂包含有毒性成分亚氯酸钠作为主要抑菌成分,同时需要加入多种有机 成分,其组合物降解时间过长,且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影响。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7106699348、“一种皮革防霉剂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包含丙环唑、吡啶硫 酮钠、碘代丙炔基氨基甲酸丁酯、乳化剂的皮革防霉剂,通过丙环唑、吡啶硫酮钠和碘代丙炔基氨基甲 酸丁酯的三种活性抑菌成分进行防霉处理,拓宽了防霉剂的抑菌谱,增加了协同增效作用。然而该防霉 剂仍然是针对使用毒性化合物来杀灭微生物,以克服现有皮革防霉剂常出现的耐药性问题,长期使用对 于环境仍然存在影响。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5108899157、“皮革防霉护理剂”公开了一种包含N-(2,2-二氯乙烯)为水杨酰 胺、N-辛基-4-异噻唑啉-3-酮、纳米氧化锌的防霉剂及其制备的皮革护理剂,其主要通过N-(2,2-二氯乙 烯)为水杨酰胺、N-辛基-4-异噻唑啉-3-酮、纳米氧化锌的毒性作用,来提高皮革的防霉效果,增加皮革 的贮藏稳定性。然而,该防霉剂仍然需要对环境和生物体的毒性成分,长期使用对于环境仍然存在影 响。
因此,目前研究天然无毒型的皮革防霉剂及其所制备的皮革护理剂,成为皮革制品中的研究热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37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