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式磁悬浮轨道空间结构件数据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4194.4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9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发助;杨杰;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K9/08 | 分类号: | B61K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4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磁悬浮 轨道 空间 结构件 数据 采集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悬挂式磁悬浮轨道空间结构件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设置在倒U型轨道梁底端且可沿倒U型轨道梁内的永磁悬浮轨道方向移动的载体,在载体上设置有用于测量倒U型轨道梁内两侧永磁悬浮轨道之间距离的红外测距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测量倒U型轨道梁不同位置垂直高度的高度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测量载体移动产生位移的位移数据采集模块、以及数据处理模块;红外测距数据采集模块、高度数据采集模块和位移数据采集模块所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沿轨道方向推动装置就可以采集到不同位置的空间位移数据信息,相比单点采集的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精确,以及数据易于分析等优势,对天梁的生产、安装、维护等提供较为全面的数据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磁悬浮轨道的数据采集领域,具体涉及悬挂式磁悬浮轨道空间结构件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悬挂式磁悬浮列车的轨道在轿厢12上方,永磁悬浮轨道14内嵌在倒U 型轨道梁11上,如图5所示。
此种悬挂式磁悬浮列车是依靠安装在悬挂轿厢12转向架上的永磁模块与安装在倒U型轨道梁11里面的永磁磁轨之间产生排斥力使列车在倒U型轨道梁11上运行的新型交通工具,具有能耗低、绿色无污染、安全舒适、地形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对传统轨道交通无法适用的困难环境也能较好适用,受到广泛关注。
悬挂式磁悬浮列车系统主要由倒U型轨道梁11、立柱13、轿厢12组成,如图7和图6所示。倒U型轨道梁11通过立柱13横挂在空中故称为“天梁”,永磁悬浮轨道14内嵌在倒U型轨道梁11的内壁,倒U型轨道梁11的空间姿态直接影响的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姿态变化有可能引起列车振动、横移、点头运动,甚至有可能引发列车脱轨事件。
悬挂式磁浮列车的轿厢12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对永磁悬浮轨道14的精度要求较高,需要倒U型轨道梁11的开口宽度、永磁悬浮轨道14的磁轨间距相对稳定。
弯道上的永磁悬浮轨道14的生产和磁悬浮轨道14的铺设过程中更是需要始终保持磁轨间距,但由于钢体结构的热胀冷缩,钢体在焊接过程中容易发生变形,所以在技术要求上是非常难以实现的,这给倒U型轨道梁11的生产和磁轨铺设技术带来严重的挑战。
此种悬挂式磁悬浮列车的倒U型轨道梁11是由立柱13通过固定铺设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另一方面,不能给控制系统提供调节螺丝与地面浇筑混凝土连接支撑在空中,倒U型轨道梁11的空间姿态主要是由立柱与地面混凝土链接的固定螺丝来调节,但由于地形因素和施工技术的限制,倒U型轨道梁11的空间姿态和磁轨间距很难达到理想状态,在倒U型轨道梁11生产和铺设过程中,允许一定的误差,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用通过控制系统调控与弥补生产和施工中的不足。
倒U型轨道梁11破口和磁轨都是长条形的,不同的点数据不一样,目前的测量过程容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导致测量精度失准,同时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以特定点作为测量基准点,给测量带来不便,并且目前的测量工具只能单点测量,很难采集到比较全面的原始数据信息,导致很难精确判断轨道梁的生产和铺设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也无法给控制系统提供全面的原始数据。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悬挂式磁悬浮轨道空间结构件数据采集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测量过程易受到人为因素影响而导致测量精度失准,以及由于只能进行单点测量,很难采集到比较全面的原始数据信息,导致很难精确判断轨道梁的生产和铺设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也不能给控制系统提供全面的原始数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4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结构及其形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青色氮化硅陶瓷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