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塑料车间脉冲布袋除尘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4359.8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7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周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天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02;B01D46/10;B01D46/30;B01D46/48;B01D5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灰斗 底座 进气管 布袋 脉冲布袋除尘器 改性塑料 出灰口 连通 车间 堵塞 初步过滤 除尘效果 垂直焊接 过滤装置 横向焊接 抽风机 出风口 出气管 固定框 支撑板 支撑架 拐角 顶壁 外壁 后排 过滤 转动 净化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塑料车间脉冲布袋除尘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个拐角均垂直焊接有支撑架,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集灰斗,所述集灰斗外壁的一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集灰斗的底部贯穿底座设置有出灰口,所述集灰斗的内部靠近顶壁横向焊接有支撑板,所述集灰斗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集灰斗内部与进气管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框。本发明中,气体经过进气管进入集灰斗后先经过过滤装置进行初步过滤,过滤后的气体在通过布袋进一步净化后排出,除尘效果更好,通过设置的抽风机,能够将布袋内聚集的灰尘出落到集灰斗内,避免布袋堵塞,扫灰刷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将出灰口附近的灰尘扫落,避免出风口堵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性塑料车间脉冲布袋除尘器。
背景技术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改性材料在进行生产制造的时候会产生粉尘,由于车间内大多透气性较差,产生的灰尘不易排出,就会被车间的工人吸入,粉尘被人体吸入后会影响人体的呼吸道健康,因此要对车间做除尘处理,脉冲布袋除尘器是常用的除尘工具;
但是现有的脉冲布带除尘器除尘效率比较低,多有吸入的灰尘只经过布袋过滤,不仅除尘效果差,而且布袋的过滤的强度太大,容易损坏,而且布袋内的灰尘长期聚集不清理也会影响除尘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改性塑料车间脉冲布袋除尘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改性塑料车间脉冲布袋除尘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个拐角均垂直焊接有支撑架,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集灰斗,所述集灰斗外壁的一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集灰斗的底部贯穿底座设置有出灰口,所述集灰斗的内部靠近顶壁横向焊接有支撑板,所述集灰斗的顶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集灰斗内部与进气管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部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固定框外壁靠近进气管的上端和下端与集灰斗的内壁之间均连接有弹簧,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连接有多个布袋,所述集灰斗外壁远离进气管的一侧与支撑板对应的位置垂直焊接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顶部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处连通有加长管,且加长管贯穿集灰斗延伸至内部,所述加长管上与布袋对应的位置连通有分支管,所述集灰斗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加长杆的端部连接有撞击块,所述底座的顶部与集灰斗后壁对应的位置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端贯穿集灰斗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连接有两排扫灰刷,所述撞击块上远离液压杆的一侧粘连有毛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框的远离弹簧的一侧连接通过胶水粘连有橡胶垫,所述撞击块与过滤装置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过滤装置为双层结构,所述过滤装置由细过滤网和过滤棉组成,并且细过滤网和过滤棉叠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分支管的出口贯穿支撑板延伸至布袋内,所述布袋位于液压杆的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转动杆位于液压杆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两排扫灰刷呈对称倾斜设置,所述扫灰刷为尼龙材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毛皮的宽度与固定框的长度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集灰斗外壁的一侧连接有控制按钮,并且控制按钮位于承重板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天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天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4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