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实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4393.5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8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罗艳龙;王海涛;李仕力;周少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7/02 | 分类号: | G01N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丰佩印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体 安装腔 电化学实验装置 安装槽 压头部 底座 导液空间 可拆卸 操作调节 待检测物 待测物 可活动 腐蚀 检测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实验装置。该电化学实验装置,包括:底座、盖体和压头部,底座开设有安装槽,盖体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槽内,盖体具有多个安装腔,多个安装腔间隔地设置,盖体的底部与安装槽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导液空间,多个安装腔均与导液空间相连通,压头部用于将待检测物固定于安装腔内,至少部分的压头部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腔内;通过在盖体上可活动地设置有调节部,并利用操作调节部以改变盖体和底座之间的间隙的高度,进而检测不同缝隙对盖体的安装腔内的待测物的腐蚀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缝隙腐蚀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化学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的缝隙腐蚀是一种局部腐蚀,当金属材料存在裂缝或者金属与其他物体之间形成狭窄的缝隙时就会发生缝隙腐蚀,研究表明尤其是缝隙宽度为0.05~0.15mm时缝隙腐蚀敏感性最高。根据闭塞腐蚀电池原理,缝内外溶液的对流和扩散受阻,导致闭塞区贫氧,缝隙外仍然富氧,造成的氧浓差电池使缝隙内金属的电位低于缝隙外金属的电位,pH值的降低以及H+和Cl-用(HCl)使金属处于活化状态,促进闭塞区内金属的溶解,在缝口形成二次腐蚀产物Fe(OH)3,造成正电荷过剩,Cl-迁入。而氯化物在水中发生水解,使缝隙内介质(H+离浓度增加)酸化,pH值下降,因此,加速了阳极的溶解。阳极的加速溶解,又引起更多的Cl-离子迁入,氯化物浓度又增加,氯化物的水解又使介质进一步酸化,如此反复循环,形成了一个闭塞电池内的自催化效应。缝隙口相对于缝隙外来说,溶液的对流和扩散受到一定的阻碍,但相对于缝隙底来说,溶液的对流和扩散比较容易,氧浓度差也不会很大,所以从缝隙口到缝隙底,溶液的对流和扩散阻力和氧浓度差越来越大,导致缝隙口和缝隙底腐蚀情况相差很大。现有的装置只能检测固定高度的缝隙对待检测物的腐蚀程度,而不同高度的缝隙实验只能采用不同的设备,过程繁琐。
有关金属材料缝隙腐蚀的评价方法,标准ASTM G48和GB/T 10127中都有详细的规定。但这两个标准的方法不能反映实际工况下缝隙腐蚀的过程和机理。现行的标准和技术中还没有专门针对缝隙口和缝隙底腐蚀电化学信息、pH值以及离子浓度变化和差异的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化学实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缝隙腐蚀实验中缝隙高度单一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实验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开设有安装槽;盖体,盖体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槽内,盖体具有多个安装腔,多个安装腔间隔地设置,盖体的底部与安装槽的槽底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导液空间,多个安装腔均与导液空间相连通;压头部,压头部用于将待检测物固定于安装腔内,至少部分的压头部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腔内;其中,盖体上设置有调节部,通过操作调节部以调节间隙的高度。
进一步地,盖体上设置有连接孔,调节部可活动地穿射于连接孔内,其中,调节部的第一端与安装槽相抵接,调节部的第二端形成操作端,转动操作端以使调节部的第一端伸缩,以改变间隙的高度。
进一步地,连接孔为多个,调节部为多个,多个连接孔与多个调节部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调节部沿盖体的周向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底座包括:底板,底板为矩形;侧板,侧板为三个,三个侧板依次相连,三个侧板与底板的三个边相连接,其中,三个侧板与底板围设形成安装槽。
进一步地,多个安装腔沿盖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盖体为多个,多个盖体均具有安装腔,多个盖体沿安装槽的长度方向间隔地设置。
进一步地,压头部包括:第一压头,第一压头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腔内,第一压头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第二压头,第二压头的中部开设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第二压头可活动地设置于连接孔内,以通过移动第二压头带动导线贴靠于待检测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43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