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刚石输能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4986.1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5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吴胜利;阮坤;胡文波;王康;王宏兴;张劲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23/36 | 分类号: | H01J23/36;H01J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安彦彦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输能窗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刚石输能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
S1,对上金属片(1)、金刚石圆片(2)和下金属片(3)进行反溅射,使得表面激活;再在上金属片(1)、金刚石圆片(2)和下金属片(3)表面镀上中间层(4);
S2,将上金属片(1)和下金属片(3)装配于金刚石圆片(2)两侧,得到装配体;
S3,将所述装配体进行热压键合,得到金刚石输能窗;
S3中,热压键合时,真空度为10-2-105Pa,键合温度为25-200℃,保温时间为5-10min,键合压力为20-40MPa,键合时间为5-10min;
所述中间层(4)包含溅射于上金属片(1)、金刚石圆片(2)以及下金属片(3)表面的底层金属薄膜(4-1)和溅射于底层金属薄膜(4-1)表面的顶层金属薄膜(4-2),底层金属薄膜(4-1)厚度为5-20nm;顶层金属薄膜(4-2)厚度为5-30nm;
或者所述中间层(4)采用Si薄膜,厚度为5-10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输能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上金属片(1)、金刚石圆片(2)和下金属片(3)进行抛光,之后对上金属片(1)、金刚石圆片(2)和下金属片(3)进行清洗,再在金刚石圆片(2)表面的窗口区域制作掩膜,然后进行S1,在S1完成后,去除掩膜,再进行S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刚石输能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金属片(1)、金刚石圆片(2)和下金属片(3)进行抛光后,表面均方粗糙度不大于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输能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在不大于10-5Pa的真空中,使用Ar离子束进行反溅射,反溅射功率为30-50W,时间为100-240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输能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底层金属薄膜(4-1)为Ti薄膜、Cr薄膜、Mo薄膜、W薄膜或Ta薄膜;顶层金属薄膜(4-2)为Cu薄膜、Al薄膜、Fe薄膜或Au薄膜。
6.一种金刚石输能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如下:
将上金属片(1)、金刚石圆片(2)和下金属片(3)清洗之后,在室温、真空度不大于10-7Pa条件下,对上金属片(1)、金刚石圆片(2)和下金属片(3)进行反溅射,使得表面激活;
反溅射完成后,在真空度小于10-7Pa条件下,将上金属片(1)和下金属片(3)装配于金刚石圆片(2)两侧,得到装配体;
将所述装配体进行热压键合,得到金刚石输能窗;
在真空度小于10-7Pa、温度为25-200℃的条件下,将所述装配体使用10-20MPa的压力键合10-20min,得到金刚石输能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刚石输能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使用Ar离子束对上金属片(1)、金刚石圆片(2)和下金属片(3)进行反溅射,反溅射功率为30-60W,时间为60-300s。
8.一种金刚石输能窗,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金刚石输能窗的制备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498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波管用螺旋线慢波结构
- 下一篇:电子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