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血管硬化的生心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5046.4 | 申请日: | 2019-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0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徐永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永庆 |
主分类号: | A61K36/82 | 分类号: | A61K36/82;A61P9/10;A23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苏利;彭伶俐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硬化 制备 毛细血管抵抗力 人体无毒副作用 当归 调经活血 缓解疲劳 延年益寿 增强免疫 黄芪 治愈率 重量份 枸杞子 茶具 防治 白茶 固本 灵芝 心肌 血脂 血糖 人参 调解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治血管硬化的生心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生心茶由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得:人参1‑5份、灵芝1‑5份、黄芪4‑8份、当归6‑10份、枸杞子8‑15份和白茶60‑80份;本发明生心茶具有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调经活血、调节血脂、调解血糖、缓解疲劳、裨益心肌、强精固本、增强免疫和延年益寿等功效,能够对于血管硬化具有治愈率高、疗效快、效果显著,并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茶叶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血管硬化的生心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发现最早人工种植茶叶的遗迹在浙江余姚的田螺山遗址,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依据品种和制作方式以及产品外形分成六大类。依据季节采制可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各种毛茶或精制茶叶再加工形成再加茶,包括分为花茶、紧压茶、萃取茶、药用保健茶、茶食品、含茶饮料等。
茶叶中含有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但由于茶叶中有效成分的限制,其功效有限且效果并不显著,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目的提供一种防治血管硬化的生心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茶中有效成分限制而导致的功效有限、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种防治血管硬化的生心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够使得各原料充分混匀,并通过粉碎至特定粒径,促进有效成分的浸出,能够更好的提高生心茶的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治血管硬化的生心茶,所述生心茶由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得:
人参1-5份、灵芝1-5份、黄芪4-8份、当归6-10份、枸杞子8-15份和白茶60-80份。
本发明通过上述原料的选择,以白茶为主,并辅以上述中药成分,再根据中医理论,按照特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使得制备得到的生心茶具有加强毛细血管抵抗力、调经活血、调节血脂、缓解疲劳、裨益心肌、调解血糖、强精固本、增强免疫和延年益寿等功效,能够对于血管硬化具有治愈率高、疗效快、效果显著,并对人体无毒副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生心茶由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得:
人参2-4份、灵芝2-4份、黄芪5-7份、当归7-9份、枸杞子9-12份和白茶65-75份。
进一步地,所述生心茶由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制得:
人参3份、灵芝3份、黄芪6份、当归8份、枸杞子10份和白茶70份。
本发明通过上述原料进一步地限定,能够更好的调整生心茶有效成分的配比关系,提高各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进而提高整体功效。
进一步地,所述白茶通过如下方法制得:
摘取新鲜白茶、翻晒、通风阴干,再置于通过阴凉环境下保存三年以上,得到所述白茶;优选地,所述翻晒温度为25-35℃,时间为7-10天。上述白茶在保存过程中能够自身发酵,提高茶叶中有效成分含量,保障口感醇正,并能够更好的提高整体药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上述生心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
(b)将人参、灵芝、黄芪、当归和枸杞子混合、粉碎得到混合物;
(c)将混合物与白茶混匀、压制、分装,即得所述生心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永庆,未经徐永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50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