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5624.4 | 申请日: | 201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9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波;卢飞挺;王步平;高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世茂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6;B01D53/50;B01D53/75;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机构 循环烟道 烟气出口 烟气入口 预热循环 加热仪 脱酸塔 烟道 垃圾焚烧烟气 活性炭仓 净化系统 消石灰仓 干法 储气罐 组合式烟气 活性炭 多次循环 排放标准 烟气净化 一端连接 净化 消石灰 引风机 除尘 烟气 连通 烟囱 | ||
本发明属于烟气净化领域,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包括脱酸塔、干法消石灰仓、活性炭仓、除尘机构、储气罐、引风机、烟囱、预热循环机和加热仪;脱酸塔上设有第一烟气入口和第一烟气出口;除尘机构上设有第二烟气入口和第二烟气出口,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二烟气入口之间连接有第一烟道,干法消石灰仓和活性炭仓均与第一烟道连接;除尘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一循环烟道,循环烟道的一端与第二烟气出口连通,循环烟道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烟道上,预热循环机和加热仪均安装于循环烟道上。本发明采用脱酸塔+消石灰和活性炭+除尘机构的组合式烟气净化工艺,再结合预热循环机和加热仪实现多次循环除尘,使得最终净化后的烟气优于欧盟排放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但焚烧不可避免会带来二次污染,在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如酸性气体、氮氧化物、粉尘、二噁英、重金属等,所以很有必要将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在排入大气之前对其进行彻底的净化,将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我国现有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处理基本上采用烟气组合处理工艺,包括半干法脱酸、活性炭吸附二噁英和布袋除尘器除尘等。在现有的垃圾焚烧烟气处理技术中,对NOx的控制主要以“燃烧控制+还原法”去除,其中,还原法包括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SCR)二种方式或者二种方式的组合。采用SCR技术时,为了满足催化器反应温度的要求,一般需要将经过脱酸、除尘处理后的烟气再加热到合适的温度,消耗热能较大。目前,对于烟气中的HCl、SO2、HF等酸性气体的处理技术主要有半干法脱酸、干法、湿法。对二噁英的去除,采用在半干法脱酸塔与除尘机构之间的烟道喷入活性炭的方法。
目前环保部推荐的垃圾焚烧烟气净化处理工艺为:SNCR+半干法+活性炭+干法+布袋除尘器。依靠此工艺组合,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18485-2014,但是很难达到欧盟排放标准2000/76/EC,优于欧盟排放标准2000/76/EC的超低排放则远远不能达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能够对烟气中的污染物进行更加彻底的处理并优于欧盟排放标准,最大限度的将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包括脱酸塔、干法消石灰仓、活性炭仓、除尘机构、储气罐、引风机和烟囱,还包括预热循环机和加热仪;
所述脱酸塔的顶部设有旋转喷雾装置,旋转喷雾装置连接有石灰浆液管道和雾化水管道,脱酸塔在旋转喷雾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烟气入口,脱酸塔的底部开设有排灰口,脱酸塔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烟气出口;
所述除尘机构上设有第二烟气入口和第二烟气出口,所述第一烟气出口和第二烟气入口之间连接有第一烟道,所述干法消石灰仓和活性炭仓均与第一烟道连接;所述第二烟气出口处与引风机之间连接有第二烟道,所述引风机于烟囱之间连接有第三烟道;
所述除尘机构的一侧设置有一循环烟道,所述循环烟道的一端与第二烟气出口连通,循环烟道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烟道上,所述预热循环机、加热仪和储气罐均安装于所述循环烟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气净化系统在使用时,石灰浆液和雾化水通过各自的管道运输至旋转喷雾装置中,以雾状的形式喷洒至脱酸塔中,再将焚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第一烟气入口进入至脱酸塔中,与石灰浆液和雾化水混匀,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在水雾中与石灰浆液反应生成相应的亚硫酸钙、硝酸钙等盐类,从而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有效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世茂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世茂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56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