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炭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5627.8 | 申请日: | 201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30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申振;侯显英;邵美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吕华 |
主分类号: | A47G9/10 | 分类号: | A47G9/10;A61H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炭枕 | ||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竹炭枕,包括主体机构、康复训练机构、除尘散热机构和吸热机构;使用时,患者脊椎部位上的凸起部位卡合于所述流线槽内部,患者脊椎部位上的凹槽部位卡合于所述凸形抵块,患者头部平靠于所述塑性靠垫的水平部位,则所述转动轴承由于杠杆原理令所述横杆偏转,患者稳定的平躺于所述塑性靠垫上,当患者的头部稍微用力,所述弹簧下压,头部高度下降,所述转动轴承由于杠杆原理令所述横杆朝原来相反的方向偏转,则所述塑性靠垫的竖直部位对患者的头部进行抵靠,令患者头部自动进行抬起,当患者的头部进行放松,脊椎又重新回到原来的部位,不断的重复上述工作,从而对患者的头部和脊椎起到康复训练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训练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竹炭枕。
背景技术
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三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而在夏季时节,最受欢迎的枕头就是竹炭枕。特别是一些脊椎有问题的患者,更需要一个合适的枕头。
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现有的竹炭枕无法对病患头部和脊椎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且无法对患者起到康复训练的作用,同时,无法对掉落在枕头上的皮屑进行去除以及对头部进行散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竹炭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炭枕,包括主体机构、康复训练机构、除尘散热机构和吸热机构,用于支撑安装其他机构的所述主体机构的底端中部固定安装有所述康复训练机构,所述康复训练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于用于散热通气的所述除尘散热机构,且所述除尘散热机构固定安装于所述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除尘散热机构的内部设有用于冷却的所述吸热机构。
具体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装置外壁、底部孔槽、安装槽和竹炭内芯,呈矩形立方体状的所述装置外壁的底部上设有若干个呈半圆柱状的所述底部孔槽,且所述装置外壁的顶部中央部位设有所述安装槽,所述装置外壁内部设有所述竹炭内芯。
具体的,所述康复训练机构包括横杆、塑性靠垫、按摩滚珠槽、按摩滚珠、凸形抵块、流线槽、弹簧和转动轴承,所述装置外壁设有所述安装槽部位的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呈圆棍状的所述横杆,所述横杆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呈套筒状的所述转动轴承,所述转动轴承的外侧壁上滑动连接有径向截面呈倒“7”字状的所述塑性靠垫,所述塑性靠垫竖直部位的侧壁上分布有若干个所述按摩滚珠槽,所述按摩滚珠槽内部滚动卡合连接有呈球状的所述按摩滚珠;所述塑性靠垫水平部位的顶面上设有所述流线槽,所述流线槽在所述塑性靠垫上的一侧设有所述凸形抵块,且所述塑性靠垫上水平部位背离竖直部位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弹簧,所述弹簧贯通卡合滑动连接于所述装置外壁的顶部。
具体的,所述除尘散热机构包括第一通管、通气头、第二通管、气囊和通气滤网,所述竹炭内芯的内部设有呈椭球状的所述气囊,所述气囊的顶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弹簧的底端,所述气囊上向背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呈圆管状的所述第一通管和所述第二通管,所述第一通管和所述第二通管上背离所述气囊的一端都固定连接有一个呈圆台状的所述通气头,所述通气头开口处的内壁卡合连接有所述通气滤网。
具体的,所述吸热机构包括冷却囊和冷却液,所述气囊的内部设有呈椭球状的所述冷却囊,所述冷却囊的内部设有冷却液。
具体的,所述按摩滚珠槽的内腔呈四分之三的球状,且所述按摩滚珠槽在所述塑性靠垫的侧壁上阵列式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吕华,未经金吕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56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