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管混凝土管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5682.7 | 申请日: | 2019-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8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光;杨柳;房玉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国联建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8 | 分类号: | E02D5/38;E02D5/40;E02D5/44;E02D2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王希刚 |
地址: | 22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混凝土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管混凝土管桩;包括外管体和内桩芯;外管体内插接有内桩芯,且内桩芯上套接有螺旋形骨架;且螺旋形骨架的两端部设置在内桩芯上;外管体的内腔壁上均匀设置有弧形凸起块,且均匀设置的弧形凸起块之间相互连接在内腔壁上形成螺旋结构;的弧形凸起块均位于螺旋形骨架的底端侧壁上;螺旋形骨架上开设有插接孔,且插接孔内插接有螺纹筋,且螺纹筋错位分布在螺旋形骨架上;外管体上均匀开设有突刺孔,且突刺孔内设置有支撑管;通过设置的螺旋形骨架和弧形凸起块的配合,不仅能够有效增大混凝土与外管体和内桩芯的结合的强度,有效的防止浇筑的混凝土在长时间使用时发生滑移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钢管混凝土管桩。
背景技术
钢管混凝土结构是在钢管内填入混凝土形成的一种轻质、高强、介于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之间的组合结构,借助内填混凝土增强钢管壁的稳定性,借助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作用,使得核心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在提高核心混凝土承载力的同时,提高了其塑性性能。
现有的钢管混凝土管桩在安装使用时,尤其是安装在具有污泥或沼泽的环境中,且对桥梁的支撑桩,由于污泥或沼泽土壤容易时钢管混凝土管桩产生倾斜现象,而现有的钢管混凝土桩是外部为钢管内部浇筑混凝土成型的,进而该混凝土管桩使用在桥梁长时间的支撑时,由于钢管和混凝土的接触摩擦力较小,进而使钢管内的混凝土出现错位或相对滑移的现象,进而影响钢管混凝土桩的支撑强度和使用的稳定形。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钢管混凝土管桩,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电缆的基层容易发生软化现象,进而导致电缆的强度和刚度降低的现象,使电缆的强度和抗冲击能力大大降低;该防火泥起到阻燃的作用,难以对火源起到有效的灭绝,进而容易导致电缆发生软化或爆裂的现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钢管混凝土管桩,包括外管体和内桩芯;所述外管体内插接有内桩芯,且内桩芯上套接有螺旋形骨架;所述螺旋形骨架设置为横截面为方形,且螺旋形骨架材料为变形记忆合金材料,且螺旋形骨架的两端部设置在内桩芯上;所述外管体的内腔壁上均匀设置有弧形凸起块,且均匀设置的弧形凸起块之间相互连接在内腔壁上形成螺旋结构;所述的弧形凸起块均位于螺旋形骨架的底端侧壁上;所述螺旋形骨架上开设有插接孔,且插接孔内插接有螺纹筋,且螺纹筋错位分布在螺旋形骨架上;所述外管体上均匀开设有突刺孔,且突刺孔内设置有支撑管,支撑管向突刺孔外延伸设计;工作时,将内桩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外管体上,将螺旋形骨架通过旋转的方式旋入到外管体和内桩芯之间,将装配好的钢管桩运输到待安装的区域,将设置好的钢管桩插入到预钻孔内后,随着钢管桩不断的插入,进而使外管体上设置的支撑管插入到沼泽污泥的土壤中,当外管体完全插入到预钻孔之后,通过浇筑的方式将混凝土浇筑到外管体和内桩芯之间,内桩芯上套接的螺旋形骨架能够将浇筑的混凝土后与外管体和内桩芯进行紧密紧密结合,进而形成混凝土管桩;通过设置的螺旋形骨架和弧形凸起块的配合,不仅能够有效增大混凝土与外管体和内桩芯的结合的强度,有效的防止浇筑的混凝土在长时间使用时发生滑移的现象;同时设置的弧形凸起块能够对螺旋形骨架起到限位的作用,能够增大浇筑后的混凝土与外管体内壁的紧密连接;同时设置的螺旋形骨架和螺纹筋的配合,能够有效增大钢管混凝土管桩的支撑的刚度和支撑的稳定形。
优选的,所述弧形凸起块的底端面设置有吸水膨胀层,且弧形凸起块的顶端面设置有橡胶摩擦凸起;所述橡胶摩擦凸起的顶端面与螺旋形骨架的底端面接触;工作时,随着外管体内不断的浇筑混凝土,弧形凸起块底端设置吸水膨胀层能够吸收混凝土内的水分,使吸水膨胀层产生膨胀,膨胀后的吸水膨胀层会带动弧形凸起块产生膨胀拉伸,进而使橡胶摩擦凸起与螺旋形骨架的底端面紧密接触,进而增大螺旋形骨架与弧形凸起块的接触摩擦力,有效防止螺旋形骨架发生滑动现象;同时膨胀后的弧形凸起块能够进一步增大混凝土对弧形凸起块的紧密包裹,进而增大混凝土与外管体内壁的接触摩擦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国联建机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国联建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5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制后注浆竹节桩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直径水泥土桩建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