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6745.0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1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段学玲;杜茂华;胡君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罗佳龙 |
地址: | 5160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模组 显示屏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屏。上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包括盖板、基板以及设置于盖板邻近基板一侧的触控模组;触控模组包括第一电极层、绝缘层以及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设置于盖板,第一电极层包括触控图案层,触控图案层开设有像素避空孔;绝缘层开设有与像素避空孔连通的通孔;第二电极层设置于绝缘层的背离第一电极层的一侧,且第二电极层分别填充于通孔和像素避空孔内,第二电极层具有透光性。像素避空孔填充有第二电极层,又由于第二电极层具有透光性,这样在第二电极层上无需制作像素避空孔,使第一电极层的触控图案层的面积得到补偿,从而提高了触控模组的触控感应量,解决了触控模组的触控感应量不足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屏。
背景技术
触控显示模组包括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等。触控显示模组是将触控模组和显示模组整合到一起。触控显示模组可分为On-cell和In-cell,其中On-cell技术比较成熟,而In-cell的触控需要配合显示来做图案设计。考虑到触控准确性、亮度和显示均匀性等性能要求,In-cell的触控图案需避开显示发光区域进行设计,即触控图案在像素发光区域相应的位置掏空,使触控图案的感应面积较小,导致触控模组的触控感应量不足,进而影响触控显示模组的触控功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触控模组的触控感应量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及触控显示屏。
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盖板、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盖板邻近所述基板一侧的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包括第一电极层、绝缘层以及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盖板,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触控图案层,所述触控图案层开设有像素避空孔;
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背向所述盖板的一面,所述绝缘层开设有与所述像素避空孔连通的通孔;
所述第二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层的背离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电极层分别填充于所述通孔和所述像素避空孔内,所述第二电极层具有透光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像素避空孔的轮廓面积小于所述通孔的轮廓面积,使第二电极层通过通孔快速填充于像素避空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像素避空孔与所述通孔正对设置,且所述像素避空孔的轮廓于所述绝缘层的投影位于所述通孔内,避免第二电极层通过通孔成型于像素避空孔存在偏位的问题,使第二电极层通过通孔准确填充成型于像素避空孔内,从而使第二电极层较好成型于像素避空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上设有间隙物,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间隙物相应的位置开设有间隙避空孔,以免第二电极层与间隙物之间产生耦合电容,降低了触控显示模组内的干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层还包括外走线,所述外走线分别与所述触控图案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使触控图案层产生的触控信号通过外走线电连接至第二电极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走线环绕所述触控图案层设置,使第一电极层的外走线的布局较为合理,从而使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较紧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还开设有过孔,所述外走线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使外走线与第二电极层电连接的路径较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组还包括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电极层的背离所述绝缘层的一侧,使保护层对第二电极层起到保护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开设有凹槽,所述保护层填充于所述凹槽内,使保护层与绝缘层可靠连接。
一种触控显示屏,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信利(惠州)智能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6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围线路及触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提高耐用性的通孔设计电容触摸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