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7672.7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26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董强;范茏;丁爱琴;徐农;刘峤;徐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61/00 | 分类号: | B01D61/00;B01D6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膜片 大分子物质 过滤液出口 浓缩液出口 小分子物质 过滤装置 粒棒 排出 液流 过滤 截留 膜分离技术 过滤腔室 过滤效率 滤液出口 扰动作用 三通结构 装置本体 处理液 进液侧 进液口 滤膜片 膜片 微孔 停留 | ||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装置,装置本体整体呈三通结构,其一通为连接待处理液的进液口,二为浓缩液出口,其三为过滤液出口,连通过滤液出口的通路上设置有过滤膜片,临近过滤膜片的进液侧的通路上设置有搅拌粒棒。采用上述方案,待过滤溶液进入过滤腔室后,经过滤膜片将大分子物质截留并从浓缩液出口排出,小分子物质通过过滤膜片上的微孔从过滤液出口排出,从而实现大分子和小分子物质的分离,过滤膜片上设置搅拌粒棒,在液流的扰动作用下发生位移,从而实现对液流的搅拌作用,使截留的大分子物质无法长时间停留在膜片处影响过滤,从而大大提高了过滤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过滤是指通过特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过滤装置是化工领域常用装置,例如化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双出液口的过滤装置,待过滤溶液进入过滤装置后,通过膜片将大分子物质截留、小分子物质通过膜片微孔,因此待过滤溶液被分为截留浓液和过滤液两部分,这两种溶液分别经过不同的出液口被收集或他用。但通常情况下,膜片截留大分子后,大分子物质往往不能全部随截留液流出,部分大分子停留在膜片处并越聚越多,阻碍了小分子物质的通过,降低了溶液过滤速率,甚至时间长了膜片微孔会完全堵死,需要停止过滤,清理或更换膜片,这就严重降低了过滤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装置,可以有效减缓大分子长时间停留堵死膜片微孔的现象,提高过滤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滤装置,装置本体整体呈三通结构,其一通为连接待处理液的进液口,二为浓缩液出口,其三为过滤液出口,连通过滤液出口的通路上设置有过滤膜片,临近过滤膜片的进液侧的通路上设置有搅拌粒棒。
采用上述方案,待过滤溶液进入过滤腔室后,经过滤膜片将大分子物质截留并从浓缩液出口排出,小分子物质通过过滤膜片上的微孔从过滤液出口排出,从而实现大分子和小分子物质的分离,过滤膜片上设置搅拌粒棒,在液流的扰动作用下发生位移,从而实现对液流的搅拌作用,使截留的大分子物质无法长时间停留在膜片处影响过滤,从而大大提高了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过滤装置组装后的示意图;
图2为过滤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过滤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A-进液口,B-浓缩液出口,C-过滤液出口,10-过滤膜片,20-搅拌粒棒,30-隔离网片,40-三通式进液管,50-两通式出液管,60-过度管,71-密封圈一,72-密封圈二,80-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过滤装置,装置本体整体呈三通结构,其一通为连接待处理液的进液口A,二为浓缩液出口B,其三为过滤液出口C,连通过滤液出口C的通路上设置有过滤膜片10,临近过滤膜片10的进液侧的通路上设置有搅拌粒棒20。
待处理液进入进液口A后,在压力作用下向两个出液口流动,控制浓缩液出口B的流量,液流更倾向于流向过滤液出口C,经过过滤膜片10的过滤作用实现大分子和小分子的分离,在液流流向过滤液出口C的通路上,液流扰动作用冲击搅拌粒棒20,从而产生搅拌作用,避免大分子物质聚集在过滤膜片10的进液侧堵塞过滤微孔而影响过滤效率,也减少了频繁拆卸过滤装置清理或更换过滤膜片的麻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过滤膜片10的进液侧设置有隔离网片30,所述的隔离网片30与过滤膜片10间隔设置在液流路径上,搅拌粒棒20设置在隔离网片30的进液侧。设置隔离网片30将搅拌粒棒20和过滤膜片10隔离开来,避免搅拌粒棒20自身阻挡过滤膜片的微孔,也避免搅拌粒棒在运动过程中将大分子物质压入过滤微孔中,影响过滤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学院,未经合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76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