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客传送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7856.3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21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军地孝昭;宇津宫博文;三浦壮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23/00 | 分类号: | B66B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殷明;俞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传送带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带,该乘客传送带使得乘降板的宽度尺寸与乘客传送带的宽度尺寸相同,设置不会妨碍乘降板开闭的引导扶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乘客传送带具有:架设于建筑物的桁架主框、固定于桁架主框的地板框架、由地板框架支承的乘降板以及设置于桁架主框的长边方向的端部的上下口的引导扶手,该乘客传送带具备将引导扶手固定于地板框架的固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上下口具备引导扶手的乘客传送带。
背景技术
通常,乘客传送带的引导扶手利用存在于乘降板两侧处的空间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于乘降板。因此,与桁架主框的长边方向垂直的乘降板的宽度尺寸要比乘客传送带整体宽度尺寸要窄例如100~200mm左右。
另一方面,现有的乘客传送带中有的乘客传送带将乘降板的宽度尺寸与乘客传送带的整体宽度尺寸设为相同尺寸,也就是说,这样的乘客传送带不存在设置所述引导扶手的空间。这样的乘客传送带总,例如有的示例中在乘降板上放置可移动的三角锥形物,以代替引导扶手。
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日本专利特开2011-131987号公报(专利文献1)。该公报中记载了一种乘客传输机(乘客传送带)在乘降板设置开孔,将引导扶手的脚部插入设置于该开孔,从而能安装、拆卸引导扶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1-1319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在乘降板设置引导扶手的乘客传送带。然而,专利文献1的乘客传送带由于将引导扶手设置于乘降板,因此在因维护作业等而开闭乘降板的情况下,由于引导扶手会妨碍乘降板的开闭,因此在开闭乘降板时,需要事先将引导扶手卸下,较为繁琐,产生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传送带,使得乘降板的宽度尺寸与乘客传送带的宽度尺寸相同,设置不会妨碍乘降板开闭的引导扶手。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乘客传送带具有:架设于建筑物的桁架主框;固定于桁架主框的地板框架;由地板框架支承的乘降板;以及设置于桁架主框长边方向的端部的上下口的引导扶手,该乘客传送带具备将引导扶手固定于地板框架的固定结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提供一种乘客传送带,使得乘降板的宽度尺寸与乘客传送带的宽度尺寸相同,设置不会妨碍乘降板开闭的引导扶手。
上述以外的技术问题、结构以及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带的大致结构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带的上下口附近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乘客传送带的固定结构附近的剖视图。
图4是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固定结构的基部的剖视图。
图5是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缺口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形成有缺口的乘降板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7是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隐藏板的剖视图。
图8是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隐藏板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使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引导扶手的脚部朝向基部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0是说明本实施例所涉及的锁定机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7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