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机锁屏状态下的唤醒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8434.8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5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高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小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H04M1/725;H04W4/8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徐勋夫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手机 唤醒 语音识别功能 唤醒装置 控制模块 车载设备 唤醒系统 蓝牙模块 词识别 手机锁 音乐播放模块 语音导航功能 安全问题 工作模式 模块识别 内置音箱 手机后台 锁屏状态 音频数据 用户体验 拾音器 点亮 上传 外设 显示屏 语音 驾驶 屏幕 | ||
本发明一种手机锁屏状态下的唤醒系统及唤醒方法,包括唤醒装置、智能手机和车载设备;该唤醒装置上设有拾音器、第一控制模块、唤醒词识别模块和第一蓝牙模块,该智能手机上装设有具语音识别功能的APP、第二控制模块和音乐播放模块,该车载设备包括有第三蓝牙模块、第二FM调频模块、第三控制模块、外设或内置音箱和显示屏,当仅当唤醒词识别模块识别出唤醒词,才唤醒手机后台系统,智能手机才将唤醒装置上传的音频数据发送给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APP开启语音助手或者语音导航功能,不需要点亮屏幕,使得智能手机在锁屏状态下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APP仍然可以处于工作模式中,不仅兼顾用户驾驶的安全问题,还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锁屏状态下的唤醒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智能手机的硬件性能高速发展,各种可装载于智能手机的APP被大量设计并应用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大大提升与扩展了智能手机的应用场景。智能手机通过蓝牙与车载终端连接,可以为司机提供车辆导航、车载音响播放、蓝牙耳机接打电话等功能。由于语音识别技术的日益成熟,为了解决用户在行车中安全驾驶问题,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对智能手机进行控制成为趋势。而智能手机在预定时间会熄屏进入锁屏模式,在锁屏模式下智能手机不拾音,语音助手或者语音导航不能被使用,需要通过各种触发方式才能使其进入工作模式,会给司机的安全驾驶带来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锁屏状态下的唤醒系统和方法,使得智能手机在锁屏状态下具有语音识别功能的APP仍然可以处于工作模式中。
本发明一种手机锁屏状态下的唤醒系统,包括唤醒装置、智能手机和车载设备;
该唤醒装置上设置至少一个高灵敏度的拾音器、第一控制模块、唤醒词识别模块和第一蓝牙模块,该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拾音器、唤醒词识别模块和第一蓝牙模块信号连接;
该自带第二蓝牙模块、第一FM调频模块的智能手机上装设有具语音识别功能的APP、第二控制模块和音乐播放模块,该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二蓝牙模块、第一FM调频模块信号连接,该第二控制模块与具语音识别功能的APP和音乐播放模块实现信息交互;
该车载设备包括有第三蓝牙模块、第二FM调频模块、第三控制模块、外设或内置音箱和显示屏,该第三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三蓝牙模块、第二FM调频模块、外设或内置音箱和显示屏信号连接。
该唤醒装置是手机支架、点烟器、充电器中的任意一种。
该唤醒装置上设有USB接口。
该第二蓝牙模块是双通道的蓝牙模块。
还包括如下唤醒步骤:
步骤1、进入车辆中,将用户的智能手机的第二蓝牙模块与唤醒装置的第一蓝牙模块配对成功,将智能手机的第一FM调频模块与车载设备的第二FM调频模块调至相同的频率,使智能手机与唤醒装置、智能手机与车载设备处于可通信状态;
步骤2、智能手机处于锁屏状态下,该唤醒装置上的拾音器将实时采集的音频数据并经由第一控制模块发送给唤醒词识别模块进行唤醒词识别,该唤醒词识别模块对该音频数据进行过滤处理,提取人声进行识别;
步骤3、若识别出用户说的唤醒词,该第一控制模块通过第一蓝牙模块发送指令给智能手机的第二蓝牙模块,唤醒手机后台系统,启动音频数据通道管控线程,在第二蓝牙模块与第一蓝牙模块之间建立音频数据通道,将唤醒装置拾音器采集并经由第一蓝牙模块上传的音频数据,交由具语音识别功能的APP开启语音助手或者语音导航功能,该APP对该音频数据进行过滤处理,提取人声进行识别,将识别出的语音数据用于APP的语音助手或者语音导航的过程中,同时,上述音频数据通道管控线程根据预置的管控规则来判断是否需要切断已建立的音频数据通道;若切断,转步骤2,否则转步骤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小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小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8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