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假交替单胞菌防控米氏凯伦藻引发赤潮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8493.5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5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高配科;王仁君;丁宁;贾传兴;郑宁宁;孙丽;李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12N1/20;C12N1/02;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地址: | 27316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假交替单胞菌 米氏凯伦藻 藻细胞 发酵液滤液 活性氧水平 赤潮微藻 赤潮 发酵培养基 河流入海口 荧光显微镜 赤潮防治 土壤环境 周期阻滞 发酵液 分裂期 菌体 破裂 生长 观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假交替单胞菌防控米氏凯伦藻引发赤潮的方法,通过共培养实验,从河流入海口土壤环境分离到一株能够显著抑制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生长的假交替单胞菌;将假交替单胞菌发酵液、菌体、滤液和发酵培养基分别加入米氏凯伦藻液中进行共培养;4%假交替单胞菌发酵液滤液为最低抑制浓度;4%假交替单胞菌发酵液滤液处理12h,可将米氏凯伦藻藻细胞周期阻滞在G2期,使其无法进入分裂期;8%滤液作用3h时,藻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达到最高,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此时藻细胞完整呈现红色;作用6h时,藻细胞活性氧水平下降,此时藻细胞破裂呈现黄绿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实现对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引发的赤潮防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假交替单胞菌及其在防控米氏凯伦藻引发赤潮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s,HABs)分为淡水水华和海洋赤潮,是一种水生生态异常现象:当含有大量营养物质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废水流入海洋或湖泊后,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洋流、温度和海域的封闭程度等),赤潮生物(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水华生物(蓝藻、绿藻或硅藻等)便会急剧繁殖形成藻华。有害藻爆发能够破坏水生生态系统,对水环境、人类健康及各国经济构成严重威胁。海洋赤潮、淡水水华的防治刻不容缓,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和前沿科学问题。寻找能够有效防治HABs的方法是现阶段水生生态保护与修复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当前,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已被广泛用于藻华治理,具有良好的治理效果。然而,外来添加物质不可避免会造成二次环境问题,且对其他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副作用,如广泛使用的化学抑藻剂CuSO4不仅能加速藻毒素的释放,且高浓度的铜离子会造成水体重金属污染,导致浮游植物及水生动物的死亡;物理方法中大量使用的粘土悬浮于海水或沉积于海底,淤渣量过大对虾夷扇贝的生长及存活有较大的影响。现阶段,环境友好型藻华防治新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利用大型海藻或微生物与微藻间的相互作用来防治藻华。其中,微生物因其分布广、种类多、代谢繁殖快及环境友好等特点,在有害藻华防治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是一种分布广泛的有毒甲藻,是赤潮优势藻之一,能够分泌溶血毒素和鱼毒素,对海洋生态安全具有严重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交替单胞菌防控米氏凯伦藻引发赤潮的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微生物与微藻间的相互作用来防控赤潮微藻,实现对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引发的赤潮防治,在有害藻华防治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赤潮防治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共培养实验,从河流入海口土壤环境分离到一株能够显著抑制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生长的细菌,经16S rRNA鉴定为假交替单胞菌;
将假交替单胞菌发酵液、菌体、滤液和发酵培养基分别加入米氏凯伦藻液中进行共培养;
将假交替单胞菌无菌滤液与赤潮微藻米氏凯伦藻共培养,4%假交替单胞菌发酵液滤液为最低抑制浓度,即滤液开始表现出抑藻效果,此时藻细胞生长停滞;继续增加滤液至8%,大量藻细胞出现破裂现象;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藻细胞周期,发现4%假交替单胞菌发酵液滤液处理12h,可将米氏凯伦藻藻细胞周期阻滞在G2期,使其无法进入分裂期;滤液体积增大至8%,出现30%Sub-G1峰,表明此时藻细胞基因组DNA片段出现丢失现象,细胞开始凋亡;
8%滤液作用3h时,藻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达到最高,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此时藻细胞完整呈现红色;作用6h时,藻细胞活性氧水平下降,此时藻细胞破裂呈现黄绿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阜师范大学,未经曲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84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果蔬酵素在城市污水净化中的新应用
- 下一篇:一种金鱼、锦鲤池塘养殖废水处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