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的杂交繁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8836.8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23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彤晴;唐晟凯;李大命;殷稼雯;谷先坤;刘燕山;钟立强;刘小维;朱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吕纪涛 |
地址: | 21001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斑点 尖齿胡鲶 杂交 繁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的杂交繁育方法,属于鲶鱼繁育技术领域,本发明给斑点胡鲶施用催产药物,首次施用5.5~6.5h后,再次给施用催产药物,施用7.5~8.5h后,进行人工授精,实现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的杂交繁育;所述催产药物包括鱼脑垂体、促黄体素释放素和地欧酮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斑点胡鲶为母本,所述尖齿胡鲶为父本。本发明将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杂交繁育后,平均受精率为77.07%或80.57%,平均孵化率为32.48%或31%,平均出苗量为24960尾或24096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鲶鱼繁育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的杂交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杂交育种是一种经典的育种方法。不同类型的亲本进行杂交,可以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或将双亲中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微效基因积累起来,产生在该性状上超过亲本的类型。在渔业上,杂种优势的利用已成为提高渔业产量的重要途径。
斑点胡鲶Clarias macrocephalus主要分布在泰国至越南,是泰国极为名贵的鱼类,它具有体色鲜艳、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特点,1982年7月由中国水产科学院珠江水产研究所从泰国引进该种鱼,人工繁殖及养殖技术都获得了成功,现已在我国南方推广养殖。尖齿胡鲶Clariasgariepinus,原产于非洲,属热带鱼类,1981年引进中国,现已在我国推广养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尚未见有关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杂交繁育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的杂交繁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的杂交繁育方法,给斑点胡鲶施用催产药物,首次施用5.5~6.5h后,再次施用催产药物,施用7.5~8.5h后,进行人工授精,实现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的杂交繁育;
所述催产药物包括鱼脑垂体、促黄体素释放素和地欧酮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斑点胡鲶为母本,所述尖齿胡鲶为父本。
优选的,当所述催产药物为鱼脑垂体时,所述鱼脑垂体为取自达性成熟年龄的露斯塔野鲮的脑垂体。
优选的,所述首次施用鱼脑垂体的方式包括:以所述母本的体重计,将体重是0.3倍母本的露斯塔野鲮所含脑垂体剂量施用于母本。
优选的,所述再次施用鱼脑垂体的方式包括:以所述母本的体重计,将体重是0.7倍母本的露斯塔野鲮所含脑垂体剂量施用于母本。
优选的,当所述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素释放素和地欧酮时,首次施用时,所述促黄体素释放素的施用量以母本的体重计,为1.5~2.5μg/kg;所述地欧酮的施用量以母本的体重计,为4~6mg/kg。
优选的,当所述催产药物为促黄体素释放素和地欧酮时,再次施用时,所述促黄体素释放素的施用量以母本的体重计,为3~5μg/kg;所述地欧酮的施用量以母本的体重计,为4~6mg/kg。
优选的,在人工授精时,所述母本与父本的数量比为3:1。
优选的,所述斑点胡鲶的生殖腺指数在10%以上。
优选的,所述斑点胡鲶的体重为300~500g。
优选的,所述尖齿胡鲶已达性成熟年龄,体重为1400~1600g。
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果显示:斑点胡鲶和尖齿胡鲶杂交繁育后,平均受精率为77.07%或80.57%,平均孵化率为32.48%或31%,平均出苗量为24960尾或24096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未经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88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