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交流输电线缆短路点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8957.2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46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袁一鸣;江明;许钢;黄宜庆;陆华才;朱曹俊;叶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朱萧俊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交流 输电 线缆 短路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交流输电线缆短路点检测系统,属于输电设备技术领域,为实现对高压线的短路点检测的目的,该高压交流输电线缆短路点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输电塔上部的信号初步收发设备、设置在输电塔下方的信号传输设备、与信号传输设备传输信号的处理中心和设置在处理中心的显示模块;当某个或若干输电塔上信号初步收发设备未将信号通过信号传输设备发送到处理中心时,处理中心向显示模块发送该输电塔故障信号,显示模块上对于的该输电塔就显示为灰色。通过处理中心的显示模块上显示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出高压交流输电线缆的短路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输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压交流输电线缆短路点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压交流输电线是现在远程输电的最主要的手段,一般高压交流输电线都是通过输电塔架设,并且输电塔基本都是远离人烟的山区等偏远的地方安装,高压输电线都是裸露的导线,非常容易短路,高压输电线短路的短路点巡查就非常的不便。现在一般使用无人机或有人机巡查,不能够自动判断,并且巡查频繁,每次巡查耗时长,需要的人员也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压交流输电线缆短路点检测系统,实现对高压线的短路点检测的目的。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压交流输电线缆短路点检测系统,高压交流输电线通过输电塔架设,该高压交流输电线缆短路点检测系统包括设置在输电塔上部的信号初步收发设备、设置在输电塔下方的信号传输设备、与信号传输设备传输信号的处理中心和设置在处理中心的显示模块;所述信号初步收发设备包括设置在输电塔上部的安装框架、设置在安装框架内部的可充电电池、设置在安装框架上并与可充电电池串联的发电模块和设置在安装框架内的信号发射模块,可充电电池上包括充电端和输出端,充电端和输出端都分别设有正极和负极,所述发电模块为可充电电池充电,可充电电池的输出端的正极和负极与信号发射模块电连接;所述发电模块为两端分别与可充电电池的充电端的正极、负极连接的导线,通过感应高压交流输电线的交流电发电;所述信号传输设备接收信号发射模块发出的信号,并将信号放大后向处理中心发送;所述处理中心与显示模块电连接,当某个或若干输电塔上信号初步收发设备未将信号通过信号传输设备发送到处理中心时,处理中心向显示模块发送该输电塔故障信号,显示模块上对于的该输电塔就显示为灰色。
所述可充电电池的最大容量为信号发射模块每次发射信号需求的电量的五倍以下。
所述高压交流输电线缆短路点检测系统的信号初步收发设备还包括计时单元,计时单元通过导线与信号发射模块电连接,计时单元每完成一次计时后就恢复到重新计时,计时单元每完成一次计时后就向信号发射模块发送一个触发信号,信号发射模块接到触发信号后就会向外发出一次信号。
所述计时单元每次计时的时间小于1分钟。
所述高压交流输电线缆短路点检测系统还包括中继信号转发模块,中继信号转发模块与信号传输设备信号连接,中继信号转发模块的工作功率远大于信号传输设备的工作功率。
所述发电模块还可以更换为接电模块,所述接电模块包括两个导线,两个导线各自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不同的高压交流输电线,两个导线各自的另一端分别与可充电电池的充电端的正极和负极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处理中心的显示模块上显示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出高压交流输电线缆的短路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高压交流输电线缆短路点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信号传输设备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8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