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N,N-二甲基酰胺清洗炭微球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9027.9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7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展;庞克亮;姚君;贾楠楠;张馨予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215 | 分类号: | C01B32/2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2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甲基酰胺 炭微球 混合物 危化品 滤饼 沥青 清洗 操作环境 方式转变 分离工艺 离心方式 无毒无害 压力容器 转速离心 离心机 甲苯 烘干 排出 收率 压滤 聚合 冷却 替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N,N‑二甲基酰胺清洗炭微球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压力容器聚合后的沥青和炭微球的混合物,首先冷却到200‑250℃,然后加入2.5‑4倍质量常温的N,N‑二甲基酰胺,控制混合物温度在80‑120℃;(2)之后在80‑120℃的条件下搅拌,搅拌速率为30‑80r/min;(3)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4)之后将混合物投入离心机,100‑140℃的条件下,以300‑1200r/min的转速离心2‑4h,沥青随N,N‑二甲基酰胺排出,滤饼为含15%‑35%N,N‑二甲基酰胺的炭微球粉末;(5)在160‑190℃直接对滤饼进行烘干。炭微球的分离工艺由压滤方式转变为离心方式,整体收率提高到33%‑40%。同时利用二级危化品N,N‑二甲基酰胺替代一级危化品甲苯,操作环境无毒无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焦领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N,N-二甲基酰胺清洗炭微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炭微球是一种由沥青聚合产生的具有层面堆积结构的碳素材料。由于其具有石墨化程度高、结构稳定、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特点,目前作为负极材料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行业。炭微球与传统的负极材料相比,在倍率性能上优势明显,2017年市场占有率提高至38%,是仅次于人造石墨的第二大负极材料。
炭微球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需要用溶剂将炭微球从沥青中清洗出来。目前生产企业使用的溶剂主要包括洗油和甲苯。其中甲苯是一种无色澄清液体,沸点110.6℃,闪点(闭杯)4.4℃。是一种易燃易爆的一级危化品。甲苯具有一定毒性,对呼吸道有灼烧性伤害,对神经具有麻醉效果。
目前碳素材料的固液分离工艺主要包括压滤和离心两种方式。压滤方式的优点为物料含湿率低(低于5%),缺点为物料收率低;离心方式的优点为物料收率高,缺点为物料含湿率较高(30%左右),需要添加高温干燥设备。由于甲苯为一级危化品,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甲苯无泄露,且不工艺温度不能超过甲苯沸点(110.6℃),防止产生甲苯蒸汽。因此目前使用甲苯的生产工艺必须选择物料甲苯含量低、无需高温干燥的压滤方式。
实际生产中,压滤机在滤网上形成助滤层的过程,低粒度炭微球(15μm以下)直接受压,大部分从滤网中漏入残液,导致整体收率降低到30%左右。
因此炭微球生产企业一直在寻找一种高燃点、低毒性的溶剂,替代现有的甲苯,进而能够使用离心方式进行固液分离,提高产品收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和不足而提供一种利用N,N-二甲基酰胺清洗炭微球的方法,可以提高产品收率,具有工程推广价值。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目前工业上使用甲苯进行溶剂洗涤前,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先利用洗油对炭微球进行清洗,以降低甲苯的使用量。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N,N-二甲基酰胺清洗炭微球的方法,利用沸点153℃、低毒性、高燃点的N,N-二甲基酰胺替代甲苯作为炭微球生产中的溶剂,可以省略洗油预清洗的步骤,并且提高炭微球收率,具体方案如下:
(1)将压力容器聚合后的沥青和炭微球的混合物,首先冷却到200-250℃,使沥青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粘度1.673-1.792Pa·s),然后加入2.5-4倍质量常温的N,N-二甲基酰胺,控制混合物温度在80-120℃,该温度范围内体系分散性最佳;
(2)之后在80-120℃的条件下搅拌,搅拌速率为30-80r/min,该转速下既可以分散炭微球颗粒又不会破碎炭微球。搅拌过程中,沥青溶入N,N-二甲基酰胺溶剂,炭微球不溶于溶剂,呈颗粒状分散于溶剂中;
(3)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90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