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架辊换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9255.6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0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樊海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10 | 分类号: | B21B31/1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周舒蒙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架辊 后轮组件 托架系统 车轮架 车轮轴 前轮组件 拖车架 外支撑 换辊装置 弧形槽 轴线方向间隔 轴线方向移动 操作侧牌坊 活动式结构 托架结构 运动轨迹 内导板 一次性 支撑点 铰接 省力 省时 移入 分设 穿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架辊换辊装置,包括机外支撑梁及若干托架系统,所述机外支撑梁设于操作侧牌坊的外侧,若干托架系统沿机架辊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于机内导板梁和机外支撑梁上;所述托架系统包括车轮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拖车架和托架结构;所述车轮架分设于两侧,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的车轮轴两端均安装于车轮架上;所述拖车架的前端通过前轮组件的车轮轴与车轮架铰接,拖车架的后端设有与后轮组件的车轮轴运动轨迹相适应的弧形槽,后轮组件的车轮轴两端穿过弧形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各托架系统可沿机架辊的轴线方向移动,这种支撑点为活动式结构可一次性实现机架辊的或移入,与现有技术相比,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机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架辊换辊装置。
背景技术
轧机是热连轧生产线生产工艺环节中的关键设备,机架辊则是粗轧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是运输板坯。粗轧机的主要作用是开坯,即把厚板坯轧制成薄板坯,因此轧制时,板坯对机架辊的冲击力很大,机架辊损坏的几率也增大,一段时间后机架辊表面不再光滑,影响带材的质量。因此,需定期更换机架辊。
机架辊位于轧机牌坊立柱中间,上部完全被轧机平台遮盖。现有的机架辊换辊装置为支撑点固定式,在换辊过程中,需要在辊子下面每移动一段距离,使用多达9个以上固定的支撑轮,支撑点在辊身上。对于旧辊而言,辊面磨损、划伤及裂纹等缺陷,会影响换辊时辊子的移动;同时传统的换辊结构操作复杂、可靠性低、并且在换辊工程中存在辊子重心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实现一次移入或移出的、省时省力的机架辊换辊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架辊换辊装置,包括机外支撑梁及若干托架系统,所述机外支撑梁设于操作侧牌坊的外侧,若干托架系统沿机架辊的轴线方向间隔布置于机内导板梁和机外支撑梁上;所述托架系统包括车轮架、前轮组件、后轮组件、拖车架和托架结构;所述车轮架分设于两侧,前轮组件及后轮组件的车轮轴两端均安装于车轮架上;所述拖车架的前端通过前轮组件的车轮轴与车轮架铰接,拖车架的后端设有与后轮组件的车轮轴运动轨迹相适应的弧形槽,后轮组件的车轮轴两端穿过弧形槽;所述托架结构设于拖车架后端顶部,托架结构的侧部伸出凸座,凸座穿过调整螺钉,调整螺钉与限位螺母相适配,调整螺钉的下端可与车轮架的上表面顶紧;当调整螺钉的下端顶紧车轮架的上表面时,拖车架的后端受反向作用力绕铰接端向上运动,托架结构随之向上运动并与机架辊的外周面接触。
按上述方案,所述托架结构包括V型的承托座、两组承托轮,以及与承托轮相适配的承托轮轴;两个承托轮轴对称设于承托座内两侧,且二者一端铰接;承托轮轴的一端伸出,伸出端通过轴套安装承托轮,承托轮可分别与机架辊的外壁接触,托起机架辊。
按上述方案,所述承托轮轴的伸出端部设有限位板。
按上述方案,所述前轮组件与后轮组件配置相同,均分别包括车轮轴、车轮轴承和车轮,所述车轮轴两端分别穿过拖车架和车轮架;所述车轮轴与车轮轴承的内圈相适配,车轮轴承的外圈与车轮相配合;每个车轮轴配置两组车轮轴承,两个车轮轴承内圈之间的车轮轴上设有两者定位的隔环;在两个车轮轴承内圈外侧的车轮轴上配置有定距环,定距环的一端与车轮轴承内圈端面压紧,定距环的另一端与车轮架侧壁紧贴。
按上述方案,拖车架的前端及车轮架的前端均分别开设有与前轮组件的车轮轴相适配的前轴孔,前轮组件的车轮轴两端分别穿过拖车架和车轮架上的前轴孔;拖车架的后端开设弧形槽,车轮架的后端开设有与后轮组件相适配后轴孔,后轮组件的车轮轴两端分别穿过拖车架上的弧形槽和车轮架后端的后轴孔。
按上述方案,所述拖车架包括两个侧板,两个侧板的顶部与承托座的底部固连;所述侧板位于车轮架内侧,在侧板与车轮架之间的车轮轴上配置隔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92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箔轧机用除油装置
- 下一篇:轧机中间辊自动窜辊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