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的海水淡净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9554.X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2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冯爱新;张成龙;吴成萌;王术新;周晨;肯尼斯.巴米莱;赵坚强;特琳达;尤胜哲;罗伊;王炯;穆罕默德盖尔伯埃尔默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国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密闭容器 紫铜 蒸发冷凝 密闭 进水 蒸发冷凝器 海水淡净化装置 换热管 喷淋头 内腔 海水淡化过程 换热管出口 蒸汽出气口 蒸汽进气口 出水管道 底部连接 高效利用 管路连通 进水管道 内腔连通 排水管道 上水管路 浓盐水 压缩机 蒸汽 环绕 贯通 室内 净化 进口 | ||
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的海水淡净化装置,密闭蒸发冷凝室的内腔底部布置有海水进水紫铜管路,海水进水紫铜管路与海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密闭蒸发冷凝室的底部连接有与内腔连通的浓盐水排水管道,密闭容器置于密闭蒸发冷凝室内,且位于海水进水紫铜管路之上,密闭容器内布置压缩机,其顶部设有与密闭蒸发冷凝室的内腔相贯通的用于吸取蒸汽的蒸汽进气口,蒸发冷凝器换热管以环绕方式贴于密闭容器外表面,蒸发冷凝器换热管进口与密闭容器上蒸汽出气口相连通,蒸发冷凝器换热管出口连接淡水出水管道,密闭容器的上方布置海水喷淋头,海水喷淋头通过海水上水管路与海水进水紫铜管路连通。巧妙地实现对海水淡净化,还对海水淡化过程中热量高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的海水淡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淡水资源匮乏,根据联合国《2018年世界水资源开发》显示,全球对水资源的需求正在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而对水资源需求的增长最主要来自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特别是非洲、中东、拉丁美洲等缺水地区,由于淡水资源匮乏和水污染等原因,能够达到饮用的水资源很少,对于缺水地区的生活用水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目前,基于主流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不足的是设备结构复杂,体积大,成本高,对使用环境的要求很高。对于在户外电力设施或者管道设施等不完善的地方、偏远地区、野外远行、游轮、小岛屿等情况下均无法很好的应用。
因此,针对目前大型海水淡化装置存在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便携式的海水淡净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的海水淡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便携式的海水淡净化装置,特点是:包含压缩机、用于盛放压缩机的密闭容器以及密闭蒸发冷凝室,密闭蒸发冷凝室的内腔底部布置有海水进水紫铜管路,海水进水紫铜管路与海水进水管道相连通,密闭蒸发冷凝室的底部连接有与内腔连通的浓盐水排水管道,密闭容器置于密闭蒸发冷凝室内,且位于海水进水紫铜管路之上,密闭容器的顶部设有与密闭蒸发冷凝室的内腔相贯通的用于吸取蒸汽的蒸汽进气口,蒸发冷凝器换热管以环绕方式贴于密闭容器的外表面,蒸发冷凝器换热管的进口与密闭容器上的蒸汽出气口相连通,蒸发冷凝器换热管的出口连接淡水出水管道,密闭容器的上方布置有海水喷淋头,海水喷淋头通过海水上水管路与海水进水紫铜管路连通。
进一步地,上述的便携式的海水淡净化装置,其中,所述海水进水紫铜管道以螺旋方式盘置于密闭蒸发冷凝室的内腔底部。
进一步地,上述的便携式的海水淡净化装置,其中,所述海水进水管道和浓盐水排水管道呈竖直布置,之间连接有横向连接管道。
进一步地,上述的便携式的海水淡净化装置,其中,所述海水上水管路沿密闭容器的外表面紧贴布置。
进一步地,上述的便携式的海水淡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密闭容器的上方安装有支架,支架上沿周向分布有多个海水喷淋头,海水喷淋头的出水口朝向蒸发冷凝器换热管。
进一步地,上述的便携式的海水淡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密闭蒸发冷凝室的顶部设有换气阀。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本发明设计新颖、结构独特,巧妙地实现对海水淡净化形成淡水,还对海水淡化过程中的热量高效利用,包括对压缩机压缩做功的热能、压缩机工作中自身产生的热能、冷凝后浓盐水热潜能的利用,热能三级利用,降低能耗,提高海水淡化效率,该装置非常实用;
②海水或达不到饮用标准的水喷淋在蒸发冷凝器换热管外表面上,产生较热水蒸汽,较热水蒸汽进入压缩机,压缩机对较热水蒸汽进行增压加热,再进入蒸发冷凝器换热管中,与蒸发冷凝器换热管外表面的低温海水换热,蒸发冷凝器换热管内的热蒸汽形成淡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未经温州大学激光与光电智能制造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95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