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向硅钢卷高温退火时底部隔离剂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49812.4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88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宇;陈春梅;赵健;张智义;李亚东;刘文鹏;张仁波;罗理;马云龙;李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8 | 分类号: | C21D1/68;C21D1/26;C21D9/5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向 硅钢 高温 退火 底部 隔离 | ||
一种取向硅钢卷高温退火时底部隔离剂,隔离剂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氧化镁粉≥90%,氧化钙粉≤5%,二氧化硅粉≤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一种取向硅钢卷高温退火时底部隔离剂,形成高熔点高碱度的三元渣系组合,达到既保证钢卷高温净化退火工艺需求,又降低边部粘结缺陷产生。采用本发明配置的隔离剂用在钢卷底部与盖板之间,防止边部粘结,提高取向硅钢整体成材率5%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轧取向电工钢生产中质量缺陷的控制及改进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取向硅钢卷高温退火时底部隔离剂。
背景技术
冷轧取向电工钢产品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的金属功能性软磁材料,主要应用于各类输变电变压器铁芯制造领域。
国内外仅少数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可以进行全流程全工艺的生产,是冶金长流程典型产品之一,因生产难度大,工艺复杂,被称为冶金产品中“皇冠上的明珠”。
取向硅钢产品生产的重要工艺环节就是高温净化退火工序,钢卷在炉中立式高温退火,最高退火温度控制在1200℃~1230℃范围。立式钢卷与底盘接触部位在高温、热应力、重力等复杂因素作用下,局部过烧过热及“渣”熔融,边部易变形或粘结,造成后部工序开卷处理时产生撕裂、边裂及断带,严重时造成整卷报废。
目前,主要以氧化镁或氧化镁添加其他化合物来作为高温退火隔离剂。美国Armco(美国阿姆柯钢铁)公司在氧化镁中添加二氧化硅作为退火隔离剂,二次再结晶退火过程中钢板表面形成疏松的硅酸镁,有利于保护气体进入钢板表层,净化钢质,但在后序的刷洗过程中很难去除干净;彭志华等公开的《一种取向硅钢隔离涂层的涂料配方》(CN103114181A)中添加了纳米级氧化镁、二氧化钛、硼化物及锑化物,此技术可以使取向硅钢获得良好的硅酸镁底层,但成本较高,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剂均是涂覆在带钢表面,防粘结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向硅钢卷高温退火时底部隔离剂,形成高熔点高碱度的三元渣系组合,达到既保证钢卷高温净化退火工艺需求,又降低边部粘结缺陷产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取向硅钢卷高温退火时底部隔离剂,隔离剂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氧化镁粉≥90%,氧化钙粉≤5%,二氧化硅粉≤10%。
所述的氧化镁粉氧化镁纯度≥98.5wt%;粒度≤0.60mm。
所述氧化镁粉粒度≤0.60mm,其中0.20~0.30mm粒度分布占比≥80%。
所述的氧化钙粉氧化钙纯度≥98wt%,粒度≤0.60mm。
所述的氧化钙粉粒度≤0.60mm,其中0.20~0.30mm粒度分布占比≥80%。
所述隔离剂软化点温度≥1250℃,半球点温度≥13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一种取向硅钢卷高温退火时底部隔离剂,形成高熔点高碱度的三元渣系组合,达到既保证钢卷高温净化退火工艺需求,又降低边部粘结缺陷产生。
采用本发明配置的隔离剂用在钢卷底部与盖板之间,防止边部粘结,提高取向硅钢整体成材率5%以上,经济效益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取向硅钢卷高温退火时底部隔离剂,隔离剂各成分的质量百分比为:氧化镁粉≥90%,氧化钙粉≤5%,二氧化硅粉≤10%。
所述的氧化镁粉氧化镁纯度≥98.5wt%;粒度≤0.60mm。
所述氧化镁粉粒度≤0.60mm,其中0.20~0.30mm粒度分布占比≥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98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