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驻车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49835.5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83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乐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4 | 分类号: | F16H6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德国黑措根奥拉***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 ||
提供了一种驻车机构,其包括:支架(10);能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支架(10)的棘爪(70);装配到所述支架(10)的滑动板(30),所述滑动板能相对所述支架(10)沿第一方向在非驻车位置和驻车位置之间滑动;以及能够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滑动板(30)的摇臂组件(40),所述摇臂组件被构造成用于驱动所述棘爪(70)与驻车棘轮(1)啮合;当所述滑动板(30)从非驻车位置向驻车位置移动时,所述摇臂组件(40)致动所述棘爪(70)与所述驻车棘轮(1)啮合以实现驻车功能。通过本发明的驻车机构,能够提高驻车机构的集成度,使得组装更加方便、快捷,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配件,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变速箱的驻车机构。
背景技术
驻车机构被应用在机动车变速箱,特别是自动变速箱(AT)、机械无级自动变速箱(CVT)、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AMT)和双离合自动变速箱(DCT)内,用于在机动车静止或低速状态下锁止变速箱,以防止机动车发生滑坡,保障机动车及人员的安全。
如图1所示,在CN208057924U中公开了一种现有的驻车机构,其主要包括驻车棘爪2、棘爪回位弹簧3、液压驱动装置4、作动装置5、自锁板簧6、导向装置7、驻车摇臂8、压紧装置9和位置传感器S,其中驻车棘爪2的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销A1安装在图中未示出的变速箱箱体上且驻车棘爪2可绕第一固定销A1转动,驻车棘爪2另一端的爪头与驻车棘轮1相对放置且与驻车棘轮1相互配套啮合;导向装置7为倒置的方形槽结构并且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并置于驻车棘爪2的上方;驻车摇臂8的下端安装在第二固定销A2上且驻车摇臂8可绕第二固定销A2转动,第二固定销A2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驻车摇臂8在下端以突出部分与液压驱动装置4相互配套卡接在一起;压紧装置9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且压紧装置9分别压住第一固定销A1和第二固定销A2远离变速箱箱体的一端。
由此可见,在现有技术中构成驻车机构的主要部件驻车棘爪2、导向装置7、驻车摇臂8经由第一固定销A1、第二固定销A2和压紧装置9等分别固定在变速箱箱体上,在安装时需要分散地将上述各个部件装配到变速箱箱体上,这导致繁琐的组装步骤,使得工时较长且安装不方便,不利于节约成本。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态而提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用于机动车变速箱的驻车机构,提高了驻车机构的集成度。
提供一种驻车机构,其包括:支架;装配到所述支架的滑动板,所述滑动板能相对所述支架沿第一方向在非驻车位置和驻车位置之间滑动;以及能够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滑动板的摇臂组件,所述摇臂组件被构造成用于驱动所述棘爪与驻车棘轮啮合;当所述滑动板从非驻车位置向驻车位置移动时,所述摇臂组件致动所述棘爪与所述驻车棘轮啮合以实现驻车功能。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驻车机构还包括能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滑动板的凸轮,在驻车状态下,所述凸轮抵靠所述棘爪实现驻车锁止。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棘爪具有相对于所述棘爪的构件平面凸出的动作销,在所述滑动板从所述非驻车位置向所述驻车位置移动时,所述摇臂组件抵靠所述动作销驱动所述棘爪向与所述驻车棘轮啮合的方向转动。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摇臂组件包括:用于致动所述棘爪的摇臂;以及摇臂销,所述摇臂销将所述摇臂和所述凸轮能枢转地安装到所述滑动板。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摇臂组件包括套装到所述摇臂销的摇臂扭簧,在非驻车状态下,所述摇臂扭簧对所述摇臂施加偏置力而使所述摇臂保持初始位置,在所述摇臂驱动所述棘爪的转动并与所述动作销脱离接触后,所述摇臂扭簧对所述摇臂施加回位力而使得所述摇臂回到所述初始位置。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摇臂和所述凸轮以能够经由所述摇臂销而同步转动的方式安装到所述摇臂销。
在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摇臂销的远端部插入所述支架的条状槽中并且能够在所述条状槽中受引导地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未经舍弗勒技术股份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498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