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调节蓄电池塑壳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0053.3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4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连强;王斌;王祥鑫;周朝森;卢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畅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67 | 分类号: | H01M50/267;H01M50/244;H01M50/204;H01M50/24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3199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 蓄电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蓄电池塑壳,涉及蓄电池塑壳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及顶板,底板与顶板之间布置有两块第一侧板,底板与顶板之间布置有两块第二侧板,底板、顶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共同组成一个壳体,壳体内设有若干电池固定架,电池固定架包括两块L型槽板,L型槽板包括第一槽板及第二槽板,两个L型槽板交错排布从而形成一个电池槽,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之间设有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可调节两块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调节蓄电池塑壳,采用两个L型槽板交错排布形成电池槽,利用伸缩机构改变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电池槽的大小,从而能适配不同大小的蓄电池,适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蓄电池塑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蓄电池塑壳。
背景技术
在蓄电池的生产中,常用6个2V的电池单体串联以得到电压为12V的蓄电池组。蓄电池塑壳的作用是把电池单体组合并固定保护起来。现有技术中的蓄电池塑壳只能适用某种尺寸的蓄电池,不可调节电池槽的大小,适用性差。
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208690331U,专利名称“一种新型蓄电池塑壳”,包括矩形结构的塑壳本体,在塑壳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塑壳本体内部分隔成多个电池槽,在每一个电池槽内部的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相互对称布置的减震夹紧装置,在塑壳本体的外部一侧相对面上均设置有相互对称布置的吸能装置,该吸能装置包括在塑壳本体端面上中心位置处设置的吸能环和向塑壳本体端面周边辐射分布的吸能支架;在塑壳本体的外部另一侧相对面上均设置有加强筋板外壳层,该发明虽然结构稳定性好,但是只能适用某种尺寸的蓄电池,不可调节电池槽的大小,适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能调节电池槽大小,从而导致适用性差的缺点,提出一种可调节蓄电池塑壳,采用两个L型槽板交错排布形成电池槽,利用伸缩机构改变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可改变电池槽的大小,能适配不同大小的蓄电池,适用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蓄电池塑壳,包括底板及顶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左右相对布置有两块第一侧板,所述底板与顶板之间前后相对布置有两块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位于两块第二侧板之间,所述底板、顶板、第一侧板及第二侧板共同组成一个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若干电池固定架,所述电池固定架包括两块L型槽板,所述L型槽板包括第一槽板及第二槽板,其中一块L型槽板的第二槽板与其中一块第二侧板固接,另一块L型槽板的第二槽板与另一块第二侧板固接,所述第二槽板远离其对应的第二侧板的一侧向另一块第二槽板方向翻折得到第一槽板,两块L型槽板围成一个电池槽,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之间设有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可调节两块第二侧板之间的距离。首先将蓄电池放在电池槽内,然后利用伸缩机构将两块第二侧板靠拢,从而导致第一槽板靠拢,从而导致电池槽缩小,最终第一槽板将蓄电池夹紧,然后将底板通过螺丝与第一侧板固定,将底板通过螺丝与第二侧板固定,然后将顶板通过螺丝与第一侧板固定,将顶板通过螺丝与第一侧板固定。本发明可适配不同大小的蓄电池。
作为优选,伸缩机构包括凹槽、弹簧及凸起,所述第二侧板在第一侧板对应位置设有所述凸起,所述第一侧板在凸起对应位置设有所述凹槽,所述凸起位于凹槽内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侧板靠近第二槽板一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第二侧板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第二槽板连接。凹槽及凸起起到限位的作用,弹簧被压缩,弹簧对第二侧板施加压力,从而使得第一槽板对蓄电池有一个夹紧的力,另外当本发明安装好蓄电池之后不小心掉到地上,当第二侧板着地的时候,靠近地面的第一槽板继续向下运动,压缩弹簧,减小了蓄电池的冲击力,保护了蓄电池。
作为优选,第二侧板在弹簧对应位置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为金属材质,所述螺栓的螺柱进入壳体内,所述弹簧套设在螺柱上。蓄电池在放电的时候,壳体内有大量的热产生,螺栓采用铜质金属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有利于散热,另外,螺栓具有限制弹簧位置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畅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畅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00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