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平面特征的点云数据自动配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0064.1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3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宗文鹏;李明磊;李广云;王力;李帅鑫;项学泳;党争;杨啸天;罗豪龙;朱华阳;柴青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7/33 | 分类号: | G06T7/33;G06V10/77;G06F17/1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吴敏 |
地址: | 450052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平面 特征 数据 自动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平面特征的点云数据自动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配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目标点云数据和待配准点云数据;
2)分别对目标点云数据和待配准点云数据进行平面分割,得到目标平面片组和待配准平面片组,并计算各平面组中的每个平面片的属性信息;
3)根据每个平面片的属性信息从目标平面片组和待配准平面片组得到属性一致的平面对集合;所述属性一致的平面对集合指的是目标平面片组和待配准平面片组中满足平面面积比例小于设定比例、平面形状之差小于设定形状差、平面拟合均方误差之差小于设定误差的平面对;
4)从属性一致的平面对集合中选取两对非平行平面对,并根据得到的两对非平行平面对确定旋转矩阵;利用旋转矩阵从所述属性一致的平面对集合的剩余平面对中选取满足旋转一致性的一个非平行平面对,并将所选取的三对平面对作为一个三元组,将该三元组对应的转换参数作用于该三元组中待配准点云的平面,若满足重叠条件,则将该三元组加入三元组集合;
所述非平行平面对指的是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的平面对: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其中,是目标点云所属的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是待配准点云所属的两个平面法向量,是非平行角度阈值,是相应的角度差阈值;分别对应表示所属平面的重心,γ表示设定阈值;
旋转一致性度量δR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上标t和s用于标志目标点云和待配准点云,n为平面的单位法向量;
总体一致性度量δ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m表示重心,d为坐标原点到拟合平面的距离;
5)按照步骤4)的方式遍历属性一致的平面对集合中的剩余平面对,得到三元组集合,将三元组集合中各三元组对应的转换参数分别作用于待配准点云数据,并计算总体一致性度量,从中选取总体一致性度量最小的三元组的转换参数进行点云配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面特征的点云数据自动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平面分割前对目标点云数据和待配准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的步骤,从目标点云数据和待配准点云数据中去除体外孤点和野值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面特征的点云数据自动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每个平面片的属性信息包括平面的单位法向量、坐标原点到拟合平面的距离、平面拟合的均方误差、平面片的面积、平面片的边界点、边界长度和平面片最小包围矩形的长和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平面特征的点云数据自动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平面分割采用的是基于体素生长的自适应平面分割算法实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平面特征的点云数据自动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在体素生长过程中采用增量式的PCA算法计算体素生长后的平面参数以及平面拟合的均方误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平面特征的点云数据自动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对采用增量式的PCA算法得到平面参数通过顾及传感器测量噪声的平面拟合算法进行重新计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平面特征的点云数据自动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旋转矩阵采用协方差矩阵加权的奇异值分解法计算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平面特征的点云数据自动配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对步骤2)中的平面片进行过滤,以去除面积较小、近似线形、平面度较差的平面片。
9.一种基于平面特征的点云数据自动配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平面特征的点云数据自动配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郑州信大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00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