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流变HDPE树脂及其制备通讯电缆绝缘料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0157.4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6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郭锐;王群涛;高凌雁;苑东兴;李延亮;王日辉;许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0/16 | 分类号: | C08F210/16;C08F210/14;C08L23/08;C08K5/134;C08K5/526;C08K5/25;C08K5/098;C08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杜瑞锋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变 通讯电缆 绝缘料 制备 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受阻酚类抗氧剂 铬系催化剂 重金属钝化 催化聚合 分子结构 基体材料 挤出加工 聚合工艺 使用性能 树脂加工 通信电缆 综合性能 负载型 抗氧剂 钛改性 复配 挤出 精选 老化 加工 | ||
本发明属于树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流变HDPE树脂,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通讯电缆绝缘料的用途。本发明所述高流变HDPE树脂,是在现有常规HDPE树脂聚合工艺的基础上,以负载型钛改性铬系催化剂进行催化聚合反应,制得HDPE树脂具有极高的流变性能,可适应于高速挤出加工之用。本发明所述通讯电缆绝缘料,以上述制备的高流变HDPE树脂为基体材料,通过精选复配的受阻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和肼类抗氧剂,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可以起到优良的抗热氧老化和重金属钝化抑制功能,制得绝缘料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不仅可提高通信电缆加工时的挤出速度,同时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也有助于提高通讯电缆产品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流变HDPE树脂,并 进一步公开其制备通讯电缆绝缘料的用途。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日益发展,通信电缆广泛应用于电话、电报、传真、 电视、网络数据和其他电信号的传播,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电缆品种之 一。通信电缆主要由金属导线和包覆在外部的绝缘护套层组成,其中,金 属导线材料主要为铜线,外部绝缘护套层则主要使用高密度聚乙烯树脂制 得。目前的通信电缆主要用于数据线领域,其外径通常在1mm左右,其绝 缘层的厚度在0.5mm左右,由于绝缘层的厚度尺寸较小,势必要求加工原料 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能,不仅要保证材料的挤出均匀性,还要求原料具有 良好的高速加工挤出性能。目前,通信电缆生产领域线缆的挤出牵引速度 通常控制在1200m/min以下,这主要是由于加工材料的挤出加工稳定性不足, 进而限制了生产速度的进一步提高。
现有技术中,通信电缆绝缘层的加工原料除单独使用HDPE树脂以外, 还有共混和发泡两种加工方式。共混方式通常是使用HDPE树脂和LLDPE 树脂按照一定的配方比例共混后经挤出制备通信电缆绝缘层。如中国专利 CN1027328C中即公开了一种使用HDPE树脂和LLDPE树脂共混制备的通信 电缆绝缘层组合物,虽然有效提高了物料的加工速度,但产品的耐环境应 力开裂(ESCR)性能却较差。又如中国专利CN1024184C中公开的市话通 信电缆绝缘层的发泡组合物,其可以达到较高的挤出速度和良好的力学性 能,但是由于配方中添加了偶氮二甲酰胺和过氧化二异丙苯这些在加热后 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添加剂,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另外,上述绝缘料 均是基于几种不同指标的树脂共混制备,这也造成了材料拉伸强度的下降。 因此,采用多种树脂共混制备绝缘料的方式虽然可以提高物料的加工性能, 但制得绝缘料的力学性能等则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利于通讯电缆的 加工。更重要的是,上述现有技术方案中绝缘料主要用于制备市话通信线 缆之用,当用于制备外径更粗、壁厚更大的网络数据通信线缆时,其生产 速度依然只能达到1200mm/min的常规水平,仍然无法满足通讯电缆加工性 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流变HDPE树脂, 该HDPE树脂具有较高的流变性能,可适应于通讯电缆绝缘料的加工性能 要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宜于制备通讯电缆 绝缘层的绝缘料,该绝缘料的加工性能更优、加工速度更快,同时有助于 提高绝缘料的综合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流变HDPE树脂的制备方 法,包括以乙烯和己烯为共聚单体,在负载型钛改性铬系催化剂存在下, 于100-104℃进行共聚的步骤;
所述负载型钛改性铬系催化剂为以硅胶为载体,负载有活性钛化合物 和活性铬化合物的催化剂,以所述催化剂计,所述钛的质量含量为5-10wt%, 所述铬的质量含量为0.2-8wt%。
具体的,所述负载型钛改性铬系催化剂按照如下步骤制备:
(1)取硅胶为载体在氮气保护下,于150-300℃进行干燥处理;
(2)采用溶剂浸渍法对上述处理后的硅胶进行四氯化钛负载,控制负 载温度为450-600℃,得到钛改性的硅胶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01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