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温花生粕基无甲醛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0168.2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27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郭芹;屈阳;李甜;刘丽;胡晖;石爱民;刘红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J189/00 | 分类号: | C09J189/00;C09J177/00;C09J11/04;C09J11/06;B27D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 花生 粕基无 甲醛 胶黏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温花生粕基无甲醛胶黏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水150~220份、高温花生粕粉50~7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6~2.2份、纳米二氧化硅1~1.6份、PAE 45~65份。本发明提供的胶黏剂无甲醛,安全环保,胶合强度高,耐水性强,制备的杨木胶合板胶合强度可以达到国家Ⅰ类普通胶合板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黏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花生粕基无甲醛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人造板和木材胶粘剂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市售胶粘剂多为“三醛”胶粘剂,即三聚氰胺甲醛胶粘剂,酚醛树脂胶粘剂和脲醛树脂等胶粘剂,使用量达90%以上,但三醛胶的生产依赖石油资源,且污染环境、有甲醛等危害物释放,制约了人造板行业的发展。
植物蛋白胶粘剂因具有无甲醛释放、绿色环保和可再生等优点,主要用于替代现行广泛使用的三醛类胶黏剂,解决当前人造板在生产、流通、使用过程中由甲醛释放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健康问题。我国每年高温花生粕产量超过了400万吨,由于其黄曲霉毒素问题只能用于饲料。随着新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17饲料卫生标准)中关于花生粕中黄曲霉毒素的限值(≦50ppb)规定使得相当一部分高温花生粕不能用于饲料行业而只能浪费。如何实现高温花生粕高值化利用是制约花生产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
高温花生粕粗蛋白含量接近大豆粕,高达48%,但高温花生粕蛋白与大豆粕、棉籽粕等植物蛋白结构不同,导致其他蛋白制胶工艺不能应用于高温花生粕胶粘剂的制备。而现有的高温花生粕胶粘剂(ZL201510324194.5)耐水性差、胶合强度低,不能满足国家Ⅰ类人造板工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花生粕基无甲醛胶黏剂,该胶黏剂原料绿色环保,无甲醛释放,且该胶黏剂胶合强度符合国家Ⅰ类普通胶合板工业的需求。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温花生粕基无甲醛胶黏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水150~220份、高温花生粕粉50~7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6~2.2份、纳米二氧化硅1~1.6份、PAE 45~65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温花生粕基无甲醛胶黏剂中,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水180份、高温花生粕粉60份、十二烷基硫酸钠1.92份、纳米二氧化硅1.32份、PAE 51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温花生粕基无甲醛胶黏剂中,所述高温花生粕粉是由高温花生粕经超微粉碎过200目筛制得。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温花生粕基无甲醛胶黏剂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大小为10~20纳米。
优选的是,所述的高温花生粕基无甲醛胶黏剂中,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大小为15纳米。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高温花生粕基无甲醛胶黏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下,取1/6的配比量的水,加入配比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均匀,得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待用;
室温下,取1/6的配比量的水,加入配比量的纳米二氧化硅,搅拌均匀,得纳米二氧化硅溶液待用;
取2/3的配比量的水,放入配有搅拌器、温度计和冷凝器的反应釜中,常温下进行匀速搅拌,边搅拌边加入配比量的高温花生粕粉,搅拌20~30min后,加热至55~65℃,然后加入配得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恒温匀速搅拌25~60min,再加入配得的纳米二氧化硅溶液,恒温匀速搅拌25~35min,降至室温,最后加入配比量的PAE,恒温匀速搅拌28~35min,即得胶黏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0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