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酮衍生物-铜的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0297.1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6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孙杰;蔡紫薇;潘业婷;张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何悦 |
地址: |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合物 黄酮衍生物 制备方法和应用 抗肿瘤活性 恶性肿瘤细胞 黄酮类化合物 甲基吡咯烷酮 结构表征 细胞毒性 正常细胞 中心离子 二羧酸 铜离子 黄酮 配体 试验 应用 表现 开发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酮衍生物‑铜的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6,2’‑黄酮二羧酸和N‑甲基吡咯烷酮为配体,铜离子为中心离子,经反应得到所述黄酮衍生物‑铜的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本发明还研究了所述黄酮衍生物‑铜的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对照试验表明了所述配合物对恶性肿瘤细胞表现出了细胞毒性,但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很低。所述黄酮衍生物‑铜的配合物的形成,提高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有望应用于药物的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医药领域,具体是一种黄酮衍生物-铜的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又称为癌症,是指以不可控制的恶性细胞生长和控制,以及组织浸润为特征,并经病理检验确定符合国家卫生部公布的“疾病和死因分类”标准归属于恶性肿瘤之列的疾病,如肺癌、白血病、骨肉瘤等。WHO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世界受到癌症的困扰的人数为60万,而2015年这一数字则上升到了900万。现今,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人数都在急剧上升,制药产业也在不断发展癌症药物以试图达到最全面和快速的细胞灭杀。
目前,治疗癌症的方法主要为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三个方法,这些方法存在以下缺点:
1.癌症病人在采用放、化疗的方法治疗癌症时,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从而对病人造成难以承受的痛苦;
2.因为放射线对正常的人体组织也会产生放射的反应和伤害,所以放疗的进行会随着放射线在人体的累积而受到限制,与此同时,放射治疗还会产生强烈的毒副作用;
3.在化疗过程中,当对化疗敏感的癌细胞被杀死时,竞争这些空间和资源的耐化疗恶性肿瘤细胞则以“达尔文方式”适应环境,并通过克隆性扩大和遗传多样性发展形成肿瘤,从而起到了反效果;
4.手术治疗无法彻底根除恶性肿瘤细胞,从而会导致癌症的反复发作。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一种治疗癌症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不会对非恶性组织产生明显毒性。
黄酮类化合物是母核具有2-苯基色酮结构的一类化合物,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剂,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如花青素可以抑制油脂性过氧化物的全阶段溢出,其抗氧化的能力是维生素E的十倍以上。这种抗氧化作用不仅可以阻止细胞的退化、衰老,同时也可以阻止癌症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黄酮衍生物-铜的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达到了抗肿瘤且对正常细胞不产生明显毒性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黄酮衍生物-铜的配合物,结构式如下:
其中,R1的结构式为如下所示的式Ⅰ或式Ⅱ;所述R1为式Ⅰ时,连接所述R1的化学键位于C1;所述R1为式Ⅱ时,连接所述R1的化学键位于C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选用铜离子作为中心离子,不仅可以利用其良好的配位特性;同时,铜元素作为生物体内正常新陈代谢所必须的元素,和绝大多数肿瘤的发病率、复发率、肿瘤的体重增长、侵袭、肿瘤血管的形成均具有密切关系,因此还能够达到提高抗肿瘤活性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式Ⅰ和式Ⅱ中,羧基上的氧原子均可以作为配体为其他的Cu2+提供配位键。
一种黄酮衍生物-铜的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6,2’-黄酮二羧酸和铜盐晶体溶解在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乙酰胺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得到混合溶液,所述6,2’-黄酮二羧酸的结构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02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