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C产品铝合金外观件的表面处理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1509.8 | 申请日: | 2019-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顺成;孙小燕;赵虎;甘春雷;刘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D11/08 | 分类号: | C25D11/08;C25D11/10;C25D11/16;C25D11/24;C25D11/22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6 | 代理人: | 何灿 |
地址: | 51065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观件 氧化膜 铝合金 微孔 封孔 着色 预处理 刀痕 毛刺 致密 自然氧化膜 表面机械 表面形成 化学抛光 膜厚均匀 耐蚀性能 平板电脑 阳极氧化 智能手机 装饰效果 脱脂 铝基体 平滑 油污 染色体 耐磨 沉积 活化 碱洗 膜孔 酸洗 通透 应用 美观 平整 封闭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3C产品铝合金外观件的表面处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对铝合金外观件进行表面机械预处理,除去加工刀痕、毛刺等,获得平整的表面;脱脂,除去表面的油污;碱洗,除去表面的自然氧化膜,露出活化的铝基体;酸洗,除去表面的污灰;化学抛光,获得光亮平滑的表面;阳极氧化,在表面形成一层带微孔的氧化膜;着色,使染色体沉积进入氧化膜的微孔;最后是封孔,封闭氧化膜上的微孔。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表面处理,氧化膜通透光亮,膜孔细小致密,膜厚均匀,经着色封孔后,可获得各种艳丽的色彩,具有极佳的美观装饰效果和优异的耐磨耐蚀性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表面处理方法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3C产品铝合金外观件上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铝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C产品铝合金外观件的表面处理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铝合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散热性能好、可氧化着色、可回收利用以及独特的金属质感等优点,广泛用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移动电源、数码相机、随身听等3C产品的外观件,如背板、中框和边框等。但铝合金的表面硬度低,使用过程中表面容易被磨损。通常情况下,铝合金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自然氧化膜,对腐蚀有一定的抵抗作用,但自然氧化膜非常薄和软,容易遭到破坏而失去对铝合金的保护作用。
为了提高3C产品铝合金外观件的耐磨、耐蚀能力和美观装饰效果,在使用前通常需要对铝合金外观件进行表面处理,通过阳极氧化,使铝合金外观件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具有较高的硬度,可以提高铝合金外观件的耐磨、耐蚀能力。氧化膜上还有大量的微孔,对染色剂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经过着色处理后,可以获得各种丰富的色彩,达到美化装饰的效果,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这也是目前铝合金氧化着色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极大地拓展了铝合金的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不断的更新,需求日趋多样化,这对3C产品铝合金外观件的表面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更好的美观装饰效果,又要求有优异的耐磨、耐蚀能力。硫酸阳极氧化是目前3C产品铝合金外观件常用的阳极氧化工艺,具有氧化液成分简单、操作容易、氧化膜多孔、吸附能力强等优点,但氧化膜还普遍存在通透性差、光泽度低和致密性不足等问题,使3C产品铝合金外观件难以获得各种艳丽的色彩,同时又获得优异的耐磨、耐蚀能力。因此,现有3C产品铝合金外观件的表面处理方法的仍有待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3C产品铝合金外观件的表面处理方法与应用,通过优化设计表面处理液的成分组成及其处理工艺,提高氧化膜的通透性、光泽度和致密性,提高3C产品铝合金外观件的美观装饰效果和耐磨耐蚀能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C产品铝合金外观件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铝合金外观件进行表面机械预处理,除去表面的加工刀痕、毛刺、划伤等,获得平整的表面;
(2)将铝合金外观件放入80~90℃的脱脂液中脱脂处理7~8分钟,除去表面的油污;
(3)将清洗后的铝合金外观件放入25~30℃的碱洗液中碱洗处理2~3分钟,除去表面的自然氧化膜;
(4)将清洗后的铝合金外观件放入25~30℃的酸洗液中酸洗处理1~2分钟,除去表面的污灰;
(5)将清洗后的铝合金外观件放入50~60℃的抛光液中化学抛光30~40秒,获得平滑光亮的表面;
(6)将清洗后的铝合金外观件放入20~22℃的氧化液中阳极氧化30~40分钟,在表面形成一层带微孔的氧化膜;
(7)将清洗后的铝合金外观件放入染色液中进行着色,使染色剂沉积进入氧化膜的孔,获得艳丽的色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未经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15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