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1910.1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22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殷廷武;王敬宇;付夺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赖俊科 |
地址: | 066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孵化 种蛋 禽类 雏鸡 出雏 雏禽 比例降低 禽类养殖 落盘 胚胎 筛选 饲养 淘汰 生产 | ||
一种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涉及禽类养殖领域。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包括:将禽类种蛋置于孵化环境中孵化,入孵后第18天和/或第19天,将筛选的胚胎正常的合格种蛋落盘,于出雏环境中孵化至出雏;其中,所述孵化环境的温度为98.1℉‑98.4℉,且相对湿度为50%‑55%。通过降低孵化环境的温度,有效提高雏禽质量,使雏禽在饲养过程中最大的发挥生产效益;其中,可将优质雏鸡比例提高5%,淘汰雏鸡比例降低0.15%。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禽类养殖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
背景技术
孵化场雏鸡孵化周期为21天(504h),在孵化第18天或者19天将种蛋从孵化器转移到出雏器,在出雏器完成整个孵化过程。孵化过程中通过对孵化器和出雏器温度、湿度、通风、孵化时间等关键点的控制来达到雏鸡质量的最优化。
现有孵化技术缺陷是:雏鸡中弱雏(黑脐、黄脐)多,优质雏鸡的比例不高。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其包括:
将禽类种蛋置于孵化环境中孵化,入孵后第18天和/或第19天将筛选的胚胎正常的合格种蛋落盘,于出雏环境中孵化至出雏。
其中,孵化环境的温度为98.1℉-98.4℉,且相对湿度为50%-55%。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相比于现有的孵化温度98.5℉-98.8℉,通过降低孵化环境的温度,有效提高雏禽质量,使雏禽在饲养过程中最大的发挥生产效益;其中,可将优质雏鸡比例提高5%,淘汰雏鸡比例降低0.15%。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孵化环境中孵化是指在孵化器中孵化。
出雏环境中孵化至出雏,是指在出雏器中进行孵化至出雏。
其中,孵化器与出雏器为市面常见的仪器,因此,在此不限定其型号及厂家。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出雏环境的温度为97.6℉-97.8℉,且相对湿度为50%-55%。
由于孵化需要达到规定的积温总值才可以出壳,因此利用上述孵化环境的温度降低,可以使胚胎发育后期的散热得到充分利用,相比于现有的孵化温度98.5℉-98.8℉,在出雏环境的温度保持一致的条件下,孵化时间会适度延长。
由于孵化温度降低较小,因此孵化时间延长也较小。例如,当禽类种蛋为鸡种蛋时,采用本申请的孵化方法相比于现有的孵化温度98.5℉-98.8℉的方式,在出雏环境的温度、湿度等保持一致的条件下,本申请的孵化用时仅延长4-6h,同时发明人还发现,此条件下,由于本申请的孵化时间延长较小,本申请采用的孵化器的能耗也降低,有效节省电量。
可选地,禽类种蛋自入孵至出雏的孵化用时为508h-510h。
上述合理的温度及整个孵化期的用时互相配合,以便于完成整个孵化期规定的积温总值,满足正常出壳的需求。
本申请示出的一些实施例中,禽类种蛋的孵化方法还包括:于入孵后第96h后,每间隔5-10天对在孵的禽类种蛋消毒1次。
在入孵后第96h后每周对在孵的禽类种蛋消毒1次,可防止消毒过甚的前提下,防止细菌浸入禽类种蛋,并且在入孵后第96h后进行消毒,防止影响禽类种蛋的活性。
可选地,消毒采用的方式包括福尔马林熏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未经秦皇岛正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1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优化鸽蛋孵化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棘胸蛙生态养殖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