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湿混合连接的大跨径闭合框架板-柱装配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2796.4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45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许维炳;丁颖楠;陈彦江;沈铂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湿 混合 连接 大跨径 闭合 框架 装配 体系 | ||
1.一种干湿混合连接的大跨径闭合框架板-柱装配体系,其特征在于:该体系由六种预制构件、细石混凝土(7)与钢筋冷挤压套筒(12)组合而成;所述预制构件全部由工厂预加工制作而成,并运输至现场进行装配,预制构件包括设置有横向预留槽(10)的混凝土(1)、横向钢筋(2)、箍筋(3)、全灌浆套筒(4)、预应力孔道(5)、预留手孔(6)、锚具(8)、预应力钢绞线(9)和纵向钢筋(11);在预制构件的横向连接中,所述设置有横向预留槽(10)的混凝土(1)使用锚具(8)、预应力钢绞线(9)相连接;所述横向钢筋(2)使用全灌浆套筒(4)相连接;
为便于体系结构间进行错缝装配,共需将该体系结构沿纵向分为n跨,沿横向分为7块;其中,该体系沿纵向的所有奇数跨由两块预制构件I、四块预制构件II和一块预制构件III组成;所有偶数跨由两块预制构件IV、四块预制构件V、一块预制构件VI组成;为实现错缝装配,六种预制构件的竖向尺寸相同,预制构件I横向尺寸小于预制构件IV,预制构件II横向尺寸大于预制构件V,预制构件III横向尺寸小于预制构件VI;
为便于预制构件间进行横向连接,所述横向钢筋(2)布置于沿构件纵向两侧,且预制构件I、III的横向钢筋(2)应伸出混凝土(1)表面且与全灌浆套筒(4)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箍筋(3)根据设计参数沿横向等间距布置;所述全灌浆套筒(4)预埋于预制构件II沿横向的两端并与其中的横向钢筋(2)相连接;所述预应力孔道(5)、预留手孔(6)分别布置于预制构件I~III沿竖向的两端以及沿纵向的中间位置处;所述预制构件I~VI的接触面处涂刷有环氧树脂胶,以便于实施混凝土干连接作业;
为便于预制构件间进行纵向连接,需在第1跨、第n跨预制构件一侧设置横向预留槽(10),沿第1跨纵向的正方向侧与第n跨纵向的负方向侧;在第2跨~第n-1跨预制构件两侧设置横向预留槽(10);同一所述横向预留槽(10)内的两排纵向钢筋(11)应交错布置,并通过钢筋冷挤压套筒(12)相连接;所述横向预留槽(10)的边缘位置在实施装配前涂刷环氧树脂胶,以便于实施混凝土干连接作业;所述横向预留槽(10)在冷挤压套筒(12)施工完毕后应使用细石混凝土(7)进行填充,以便于实施混凝土湿连接作业;
为简化施工现场的装配流程,避免预应力张拉产生额外的作业面积,预制构件I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提前在预应力孔道(5)中穿入预应力钢绞线(9),并在预制手孔(6)中埋入锚具(8),同时灌入细石混凝土(7)进行封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27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