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件卸载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5083.3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91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丽;张大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1 | 分类号: | G06F8/61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晓坤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软件 卸载 卸载文件 计算机可读 软件卸载 脚本 系统安全性 安装过程 存储介质 环境变量 目标文件 配置文件 系统数据 卸载软件 卸载指令 影响软件 用户发送 预先生成 软链接 硬链接 注册表 调用 残留 保证 服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件卸载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介质,包括: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目标软件的卸载指令时,停止所述目标软件的服务;判断所述用户是否选择使用卸载脚本的方式卸载所述目标软件;若所述用户未选择使用卸载脚本的方式卸载所述目标软件,则调用所述目标文件的卸载文件,运行所述卸载文件从而实现所述目标软件的卸载;其中,所述卸载文件是利用所述目标软件在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安装目录、注册表位置、配置文件位置、软链接、硬链接和环境变量Key值预先生成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介质,可以完全清除卸载软件的残留数据,不影响软件下次安装,不存在误删系统数据的情况,保证了系统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系统软件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软件卸载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业务需求的增多,许多的电脑必然安装许多软件辅助办公,但是随着安装软件数量的增多,电脑性能必然下降,因此我们会将电脑中不常用的软件卸载。
Window系统卸载软件的方式一般为进入卸载程序列表,找到要卸载的软件,右键选择卸载,卸载过程执行完成后,根据提示是否需要重启系统生效,如果需要重启系统,重启系统后,软件卸载完成,不需要重启系统,卸载过程执行完毕,软件卸载完成。Linux系统卸载软件的方式较复杂,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我们使用哪种方式安装的软件,RPM包管理安装,YUM包管理安装,源码安装。无论哪种软件在卸载的时候,都会有残留数据未清除的地方,这些数据随着软件的卸载变成垃圾数据,占用磁盘空间和影响系统性能,一些软件在重装时,因为残留数据未清除,存在软件重新安装失败的情况。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对系统内的软件进行卸载时,首先所述系统终端,查询安装的软件列表;找到准卸载的软件进行卸载。卸载完成后,删除环境变量,注册表,密钥等。使用搜索工具查找残留临时数据,找到并删除;如果需要重启系统,重启系统,软件卸载干净。现有技术中卸载软件的流程繁琐;在卸载多个软件时,费时且易存在残留数据。若在清除残留数据不小心误删系统配置,容易出现系统不可用的问题。例如删除Window系统变量,造成系统功能使用问题,此问题只能通过系统还原或重装系统恢复使用。
综上所述,如何在软件卸载完成后不存在残留数据是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件卸载的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完成软件卸载后存在残留数据,占用磁盘空间,影响系统性能和软件重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软件卸载的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目标软件的卸载指令时,停止所述目标软件的服务;判断所述用户是否选择使用卸载脚本的方式卸载所述目标软件;若所述用户未选择使用卸载脚本的方式卸载所述目标软件,则调用所述目标文件的卸载文件,运行所述卸载文件从而实现所述目标软件的卸载;其中,所述卸载文件是利用所述目标软件在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安装目录、注册表位置、配置文件位置、软链接、硬链接和环境变量Key值预先生成的。
优选地,所述卸载文件是利用所述目标软件在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安装目录、注册表位置、配置文件位置、软链接、硬链接和环境变量Key值预先生成的包括:
将所述目标软件安装过程中的安装目录、注册表位置、配置文件位置、软链接、硬链接、环境变量Key值记录至操作系统配置文件夹下的install info文件中;
当所述目标软件安装完成后,向软件卸载处理器发送已生成所述install info文件的消息,以便于所述软件卸载处理器根据所述install info文件内的软件信息逆向生成所述目标软件的卸载文件。
优选地,所述软件卸载处理器根据所述install info文件内的软件信息逆向生成所述目标软件的卸载文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50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