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滚子轴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5234.5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8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琪;占锐;王军;沈洁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9/26 | 分类号: | F16C19/26;F16C19/52;F16C33/46;F16C33/58;F16C33/6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航空发动机 滚子 轴承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滚子轴承系统,其包括滚子轴承系统内圈、保持架和滚子轴承系统外圈,所述保持架安装在所述滚子轴承系统内圈和所述滚子轴承系统外圈之间,所述保持架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间隔布置的至少一对环形挡耳,所述滚子轴承系统外圈的内圆表面设置有安装圆孔,所述安装圆孔内安装有挡柱,所述挡柱防止所述保持架沿轴向窜动。本发明带有防保持架偏转与窜动装置,可以在轴承安装误差情况发生或者一些突变工况时,能够确保保持架的稳定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滚子轴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滚子轴承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航空发动机向着大推重比、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作为发动机关键组件的滚子轴承工作条件也变得越来越苛刻,航空发动机滚子轴承由于保持架偏转、保持架轴向窜动或者滚动体打滑而引起的保持架与轴承内外圈滚道壁面碰磨、磨损等情况时常发生,进而影响到滚子轴承的工作状态。因此,针对航空发动机滚子轴承系统,尤其是关于保持架的优化设计将对航空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至关重要。
航空发动机滚子轴承是航空发动机正常工作的关键零部件,其布置在发动机轴颈与轴承座之间,用于支撑转子。随着航空发动机转速的升高,由于安装装配问题或者工况突变,将导致滚动体和保持架与轴承内外圈出现不同心运行现象的出现,从导致保持架稳定性变差,振动幅度进一步增加,与内外圈壁面摩擦磨损加剧。
综上所述,目前已有的航空发动机滚子轴承结构主要存在如下缺陷:
一、航空发动机轴承内部缺少防止保持架偏转的装置。由于轴承在安装过程中容易出现内外圈安装偏斜误差,这将引起轴承的局部变形,紧接着这部分变形会间接影响到滚动体稳定运行,从而使得保持架在运转时发生偏斜。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架与轴承内外圈滚道不可避免地发生碰磨。
二、轴承在不同工况下运转时,滚动体与轴承内外圈滚道往往会在三点接触与两点接触之间进行切换,不断接触切换会带动保持架在其轴向方向窜动,继而使得运转的轴承失稳。
因此,由此可见,在目前已有的航空发动机滚子轴承的运转稳定性都较为薄弱,其稳定性往往会受到安装精度、复杂工况等因素影响。与此同时,轴承偏斜与窜动会加剧轴承的不稳定运转,甚至导致轴承与内外圈碰磨与磨损。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改进了滚子轴承系统的结构,以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航空发动机滚子轴承结构稳定性薄弱,容易导致轴承与内外圈碰磨和磨损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滚子轴承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用于航空发动机的滚子轴承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滚子轴承系统包括滚子轴承系统内圈、保持架和滚子轴承系统外圈,所述保持架安装在所述滚子轴承系统内圈和所述滚子轴承系统外圈之间,所述保持架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间隔布置的至少一对环形挡耳,所述滚子轴承系统外圈的内圆表面设置有安装圆孔,所述安装圆孔内安装有挡柱,所述挡柱防止所述保持架沿轴向窜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保持架的外圆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贯通的保持架兜孔,每对所述环形挡耳设置在所述兜孔和所述保持架的外圆表面的两侧端面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环形挡耳沿圆周方向呈间隔式布置,在所述保持架的圆周方向360°范围内布置有三对所述环形挡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一所述环形挡耳的圆周角度范围为60°-70°,相邻两对所述环形挡耳之间间隔的角度范围为20°-3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一所述环形挡耳的表面设置有油槽,所述油槽沿所述环形挡耳的圆周方向贯穿所述环形挡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油槽的深度为0.15mm-0.3mm,所述油槽的宽度为0.5-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52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操纵系统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薄型接近感测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