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密度算法的通信站点仿真规划方法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5535.8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04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方海鹰;陈志强;王嘉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银禾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B7/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密度 算法 通信 站点 仿真 规划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密度算法的通信站点仿真规划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导入规划区域D的所有移动通信站点数据;
步骤S2,基于密度算法根据站点间的密度相连性将所述规划区域D的所有移动通信站点形成多个站点簇,得到站点簇集合;
步骤S3,调用地图软件接口,将步骤S2得到的站点簇集合导入地图软件,对其中的不同站点簇进行区别呈现;
所述密度相连是指,若样本中存在一个站点m,使得站点q和站点p都是属于站点m的邻域内,并且在邻域内包含的站点数大于或等于最少站点数阈值MinPts,则站点q,p是从站点m密度相连的;
步骤S2进一步包括:
步骤S200,当规划区域D内仍有未处理站点时,从中随机选取任一站点P,将其标记为已处理状态;
步骤S201,计算站点P预设邻域半径Eps内的站点数,将该站点数与预设的站点邻域内最小站点数阈值MinPts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站点P为噪声点或进入步骤S202;
步骤S202,新建一站点簇Ci,将站点P添加到所述站点簇Ci中,并新建一邻域站点簇N,将与所述站点P密度相连的站点添加到所述邻域站点簇N中;
步骤S203,若邻域站点簇N存在未处理站点,则选择一站点Pa进行处理;
步骤S204,若站点Pa为未处理状态,则将站点Pa标记为已处理状态,并计算站点Pa预设邻域半径Eps内的站点数,将该站点数与预设的站点邻域内最小站点数阈值MinPts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入步骤S205或直接进入步骤S206;
步骤S205,将与站点Pa密度相连的站点加入所述邻域站点簇N;
步骤S206,判断站点Pa是否任一站点簇Ci成员,若不是,则将其添加到站点簇Ci,并返回步骤S203直至邻域站点簇N中的所有站点处理完毕,若是,则直接返回步骤S203直至邻域站点簇N中的所有站点处理完毕;
步骤S207,返回步骤S200直至规划区域D内所有站点处理完毕;
步骤S201进一步包括:
步骤S201a,计算站点P与规划区域D内其他站点间的距离;
步骤S201b,将其他各站点与站点P的距离一一与预设的邻域距离半径参数Eps比较,得到距离小于所述邻域距离半径参数Eps的所有其他站点;
步骤S201c,统计步骤S201b获得的所有站点,将统计结果与预设的最小站点数阈值MinPts比较,若小于该最小站点数阈值MinPts,则标记其为噪声点,添加至噪声簇,并返回步骤S200,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2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密度算法的通信站点仿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201a中,两站点之间距离的计算采用地球上两点间的距离计算公式获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密度算法的通信站点仿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204中,若该站点数大于等于预设的站点邻域内最小站点数阈值MinPts,则进入步骤S205,否则进入步骤S20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密度算法的通信站点仿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站点Pa为已处理状态,则直接进入步骤S20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密度算法的通信站点仿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步骤S3中,不同站点簇采用不同颜色标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密度算法的通信站点仿真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4,增加若干通信站点,将其加入所述规划区域D,并返回步骤S1,重新执行步骤S1~步骤S3,以获得规划的最优结果。
7.一种基于密度算法的通信站点仿真规划系统,包括:
站点数据导入单元,用于导入规划区域D的所有移动通信站点数据;
站点簇集合生成单元,用于基于密度算法根据站点间的密度相连性将规划区域D的所有移动通信站点形成多个站点簇,得到站点簇集合;
输出呈现单元,用于调用地图软件接口,将所述站点簇集合生成单元得到的站点簇集合导入地图软件,对其中的不同站点簇进行区别呈现;
在站点簇集合生成单元中,所述密度相连是指,若样本中存在一个站点m,使得站点q和站点p都是属于站点m的邻域内,并且在邻域内包含的站点数大于或等于最少站点数阈值MinPts,则站点q,p是从站点m密度相连的;
在站点簇集合生成单元中,基于密度算法根据站点间的密度相连性将规划区域D的所有移动通信站点形成多个站点簇,得到站点簇集合的方法包括:
步骤S200,当规划区域D内仍有未处理站点时,从中随机选取任一站点P,将其标记为已处理状态;
步骤S201,计算站点P预设邻域半径Eps内的站点数,将该站点数与预设的站点邻域内最小站点数阈值MinPts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站点P为噪声点或进入步骤S202;
步骤S202,新建一站点簇Ci,将站点P添加到所述站点簇Ci中,并新建一邻域站点簇N,将与所述站点P密度相连的站点添加到所述邻域站点簇N中;
步骤S203,若邻域站点簇N存在未处理站点,则选择一站点Pa进行处理;
步骤S204,若站点Pa为未处理状态,则将站点Pa标记为已处理状态,并计算站点Pa预设邻域半径Eps内的站点数,将该站点数与预设的站点邻域内最小站点数阈值MinPts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入步骤S205或直接进入步骤S206;
步骤S205,将与站点Pa密度相连的站点加入所述邻域站点簇N;
步骤S206,判断站点Pa是否任一站点簇Ci成员,若不是,则将其添加到站点簇Ci,并返回步骤S203直至邻域站点簇N中的所有站点处理完毕,若是,则直接返回步骤S203直至邻域站点簇N中的所有站点处理完毕;
步骤S207,返回步骤S200直至规划区域D内所有站点处理完毕;
步骤S201进一步包括:
步骤S201a,计算站点P与规划区域D内其他站点间的距离;
步骤S201b,将其他各站点与站点P的距离一一与预设的邻域距离半径参数Eps比较,得到距离小于所述邻域距离半径参数Eps的所有其他站点;
步骤S201c,统计步骤S201b获得的所有站点,将统计结果与预设的最小站点数阈值MinPts比较,若小于该最小站点数阈值MinPts,则标记其为噪声点,添加至噪声簇,并返回步骤S200,否则直接进入步骤S2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银禾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银禾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55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