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e-Mn-Cu粉芯丝材及其电弧增材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5616.8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06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雷卫宁;薛冰;陈世鑫;张文杰;李小平;张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2F7/04 | 分类号: | B22F7/04;B22F1/14;B22F3/10;B22F10/28;C23C24/10;C22C30/02;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巍巍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e mn cu 粉芯丝材 及其 电弧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Fe‑Mn‑Cu粉芯丝材及其电弧增材加工工艺,Fe‑Mn‑Cu粉芯丝材由低碳钢带和Fe‑Mn‑Cu粉芯组成;将本发明制备的Fe‑Mn‑Cu粉芯丝材对破损的碳钢基板进行电弧增材加工,加工后修复了破损的碳钢基板,再制造修复的焊道能有效提高碳钢基板的硬度、致密度和抗拉强度,使修复后的碳钢基体性能要求符合再次应用。本发明主要用于针对工作现场或野外环境下及时、高效地对急用装备等关键零部件进行快速修复与再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Fe-Mn-Cu粉芯丝材及其电弧增材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丝材-电弧增材制造(WAAM)是以电弧为热源,以氩气等惰性气体作保护气,通过填充焊丝逐层沉积堆敷,从而获得近净成形的制造技术。WAAM是一种快速、低成本制造技术,适用于航空、航海、能源等领域复杂构件大尺寸、小批量制造。
常见的电弧熔覆丝材主要为Fe基和Ni基两大类。电弧熔覆粉芯丝材由金属外皮和粉芯两部分组成,因而同时具备丝材和粉末的优点,拓宽了焊丝材料的成分和种类范围,满足了对焊丝多功能化、多元化和高性能化的要求。近来金属粉芯丝材在电弧熔覆领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外已经开发了多种耐磨、耐腐蚀电弧熔覆粉芯丝材,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工业领域。因此,采用粉芯丝材电弧熔覆基体已成为该技术发展趋势。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电弧熔覆粉芯丝材种类较为单一,针对适用碳钢类型的粉芯丝材更为稀缺,在应用于修复碳钢的机械工作中,修复后的熔覆层或焊道极易出现气孔、裂纹等缺陷,且硬度、致密度和抗拉强度等力学性能均达不到所要求的修复标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碳钢类型基板再修复粉芯丝材的缺失问题,而提供一种Fe-Mn-Cu粉芯丝材及其电弧增材加工工艺。本发明工艺可有效提高基体与焊道的致密度,改善修复的基体表面硬度和抗拉强度。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Fe-Mn-Cu粉芯丝材,由低碳钢带和Fe-Mn-Cu粉芯组成;
所述Fe-Mn-Cu粉芯丝材的制备方法为:
(1)Fe-Mn-Cu粉芯的制备:将Fe、Mn和Cu粉末过筛筛选成相同颗粒度,混合均匀,进行第一次球磨,第一次球磨冷却后,加入溶剂,再进行第二次球磨,干燥;将干燥后的Fe、Mn和Cu粉末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真空烧结制得所述Fe-Mn-Cu粉芯;
(2)Fe-Mn-Cu粉芯丝材的制备:将所述Fe-Mn-Cu粉芯置于送粉器中,将低碳钢带经过多道轧制工序后,形成凹槽,将Fe-Mn-Cu粉芯送入凹槽内再进行轧制,多次轧制后Fe-Mn-Cu粉芯被低碳钢带包裹,再经过多道连续拔丝最后制得Fe-Mn-Cu粉芯丝材。
进一步地,步骤(1)中Fe、Mn和Cu粉末分别按照2:1:1的摩尔比混合均匀。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甘油、石蜡、煤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第一次球磨的时间为1~2h,所述第二次球磨的时间为1h。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真空烧结的工艺参数为:烧结温度为1220~1280℃,升温速率为10℃/min,保温时间为4~5h,烧结压力为10~30Mpa。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凹槽为U型槽形状。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Fe-Mn-Cu粉芯丝材经过多道连续拔丝后直径小于1.2mm,所述低碳钢带厚度为0.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56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金属管套成型工艺
- 下一篇:电爆炸设备及其送丝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