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具自由曲面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6043.0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31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孙瑛;田锦容;蒋国璋;李公法;陶波;曾飞;许爽;江都;于慧;琚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19/20;B24B23/02;B24B5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刘晓敏 |
地址: | 430081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自由 曲面 抛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抛光装置技术领域中一种模具自由曲面抛光装置,包括动力盒、第一电机和转动轴等,根据待抛光模具的表面弯曲程度,选择抛光球或抛光轮进行抛光操作,选择抛光球时,在毛毡套上添加抛光剂,操作者手握操作把手,打开第一开关,通过第一电机工作,带动转动轴转动,抛光球随之转动,抛光时,高速旋转的抛光球压向待抛光处,使抛光剂对待抛光处表面产生滚压和微量切削,从而获得平整光亮的抛光表面,抛光球自身弯曲程度较大,适合于弯曲程度较大处的抛光操作;选择抛光轮时,在毛毡层上添加抛光剂,打开第二开关,通过第二电机工作,可带动抛光轮转动,即可进行抛光操作,抛光轮适合于弯曲程度较小面积较大处的抛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模具自由曲面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抛光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修饰加工。
模具,工业生产上通过注塑、吹塑、挤出、压铸、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为成型精准,模具需要进行抛光处理,现有抛光工具为抛光轮,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遇到弯曲程度较大处需要抛光时,抛光轮不能适用,为此提出一种模具自由曲面抛光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自由曲面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自由曲面抛光装置,包括动力盒,所述动力盒的内部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出所述动力盒的侧壁轴连接有转动轴的一端,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抛光球,所述抛光球的外部套有毛毡套,所述抛光球的内部设置有方形空腔,所述方形空腔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穿出所述抛光球固定连接有抛光轮,所述抛光轮的外侧壁粘接有毛毡层,所述动力盒的上端卡接有动力盒盖,所述动力盒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操作把手,所述动力盒的侧壁上设置有电池盒,所述操作把手上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均与所述电池盒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毛毡套包括毛毡套主体,所述毛毡套主体的套口处设置有松紧带收口,所述松紧带收口处系有加固绳。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方形空腔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方形空腔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电机的侧壁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抛光轮上与所述抛光球相对的侧壁呈弧形。
优选的,所述操作把手的设置个数为2。
优选的,两个所述操作把手分别位于所述动力盒的右侧壁和后侧壁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操作把手均为L形。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方形空腔的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为块体结构,具有块体结构的所述连接件的上端截面面积大于下端截面面积。
优选的,所述抛光球与所述毛毡套的具体连接方式为固定粘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60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