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力式自适应动态水肥混合整流稳压器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6459.2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4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育斌;郑振浩;谢佩军;徐璟;贾维兵;王美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财经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F25/4314 | 分类号: | B01F25/4314;B01F27/721;A01C2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自适应 动态 水肥 混合 整流 稳压器 方法 | ||
1.一种水力式自适应动态水肥混合整流稳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叶片、叶片安装轴(22)、调整机构和套筒(7);
所述套筒(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口端盖和出口端盖形成水肥混合整流稳压的腔室,设置在套筒(7)内的叶片安装轴(22)两端分别连接进口端盖和出口端盖;
所述叶片安装轴(22)为一圆柱体,圆柱体径向设有若干圆柱凸柱(23),叶片安装轴(22)的轴向上相邻的两个圆柱凸柱(23)的轴线相对垂直,圆柱凸柱(23)的数量与内逆时针混合叶片(5)和内顺时针混合叶片(6)的数量相等,且相邻轴向距离为相邻叶片的内逆时针螺旋通道(14)和内顺时针螺旋通道(16)的轴向距离;
所述混合叶片包括内逆时针混合叶片(5)和内顺时针混合叶片(6),两种混合叶片外部结构均为半圈螺旋体;内逆时针混合叶片(5)内部轴向依次设有逆时针叶片安装孔(15)和叶片调整器安装外孔(13),在内逆时针混合叶片(5)内部的叶片调整器安装外孔(13)的圆周面上设有内逆时针螺旋通道(14);内顺时针混合叶片(6)内部轴向依次设有顺时针叶片安装孔(17)和叶片调整器安装外孔(13),在内顺时针混合叶片(6)内部的叶片调整器安装外孔(13)的圆周面上设有内顺时针螺旋通道(16);
内逆时针混合叶片(5)和内顺时针混合叶片(6)内部的叶片调整器安装外孔(13)圆周面上,径向设有两个贯穿的叶片调压通道(12),叶片调压通道(12)设置在混合叶片的非螺旋部分;
内逆时针混合叶片(5)和内顺时针混合叶片(6)分别通过其内部的逆时针叶片安装孔(15)和顺时针叶片安装孔(17)安装在叶片安装轴(22)上;整个安装轴(22)上,内逆时针混合叶片(5)和内顺时针混合叶片(6)沿轴线依次相邻安装;
所述调整机构包括叶片调整器座(20),叶片调整器座(20)上依次安装有预紧弹簧(19)和叶片调整执行件(18);叶片调整器座(20)内侧套设在叶片安装轴(22)上,外侧固定在内逆时针混合叶片(5)和内顺时针混合叶片(6)内部;所述预紧弹簧(19)处于拉伸状态,其两个端面分别连接在叶片调整器座(20)和叶片调整执行件(18);叶片调整执行件(18)与对应的圆柱凸柱(23)顶紧接触,叶片调整执行件(18)和叶片调整器座(20)之间的轴向间隙与叶片调压通道(12)相对应连通;
所述叶片调整器座(20)为台阶式圆柱形体,径向设有贯穿的叶片调整器安装内孔(21),叶片调整器座(20)的底部圆柱体外圆周面与叶片调整器安装外孔(13)过盈配合;上部的圆柱体外圆周面上套设预紧 弹簧(19);叶片调整器安装内孔(21)与叶片安装轴(22)外圆周面配合;
圆柱凸柱(23)的外端头为半圆球形体,半圆球形体与内逆时针混合叶片(5)和内顺时针混合叶片(6)内部的内逆时针螺旋通道(14)和内顺时针螺旋通道(16)的半圆形横截面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式自适应动态水肥混合整流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调整执行件(18)为双环圆柱体,分为外环和内环,外环和内环的上端封闭连接,预紧弹簧(19)安装在外环和内环的间隙中;内环的内圆周面与叶片调整器座(20)的上部圆柱体的外圆周面间隙配合,外环的外圆周面与叶片调整器安装外孔(13)间隙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式自适应动态水肥混合整流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端盖包括依次连接的出水口接头(1)、出水口螺套(2)和出水端头(3);出水端头(3)内部设有叶片安装轴套筒(27),叶片安装轴套筒(27)与叶片安装轴(2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式自适应动态水肥混合整流稳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端盖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口接头(11)、进水口螺套(10)和进水端头(9);进水端头(9)内部设有叶片安装轴套筒(27),叶片安装轴套筒(27)与叶片安装轴(2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财经学院,未经宁波财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645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超重力技术制备纳米乳液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液体注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