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轻重量、增加强度和骨长入固定的骶骨假体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6547.2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2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丁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浩男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冼启泰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骨长入层 骶骨假体 重体 固定的 外支撑 圆孔 骨骼假体 互相连通 技术要点 强度不足 骨融合 舒适度 相邻骨 支撑杆 侧壁 抵接 减小 拼接 个性化 贯穿 制定 | ||
本发明公开了涉及骨骼假体技术领域的一种减轻重量、增加强度和骨长入固定的骶骨假体,解决了结构强度不足和重量较大和骨融合欠佳的问题。其技术要点为:包括外支撑框架、骨长入层和中央减重体,骨长入层边缘与支撑杆固定连接,中央减重体与外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中央减重体与骨长入层抵接或固定连接,骨长入层包括多个骨长入单元,骨长入单元设有球形骨长入腔,球形骨长入腔贯穿骨长入单元的侧壁形成骨长入圆孔,骨长入单元相互紧密拼接并且相邻骨长入单元的骨长入圆孔互相连通,球形骨长入腔的直径为100微米~1000微米。达到了更高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减小假体重量,提高了舒适度,适合制定个性化的骶骨假体,能方便该骶骨假体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骼假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减轻重量、增加强度和骨长入固定的骶骨假体。
背景技术
骶骨是盆骨处的重要骨骼,其对于支撑脊柱、维持盆骨构造和传递身体载荷具有着重要的作用。骶骨肿瘤患者就诊时,瘤体往往较大,而在骶骨肿瘤切除手术过程中,则会需要将肿瘤连通骶骨的一部分一同切除。骶骨被切除一部分后,容易会对人在术后的活动造成较大的影响,使人行动不便,同时也会影响骶骨所能承受的极限载荷。
现有技术中出现了用于替代在手术中被切除的骶骨的假体,假体与切除手术留下的骨骼断面接触并支撑剩余的骨骼,而骶骨假体的结构强度和重量对术后患者的恢复程度以及生活体验具有较大的影响,假体重量轻有利于患者的活动,假体结构强度高则使患者可进行较为剧烈的活动并使假体使用寿命更长。但现有技术中的骶骨假体的设计导致骶骨假体的结构强度和重量往往存在矛盾,若为了减轻重量而减少材料,则会严重影响骶骨的结构强度,若为了提高结构强度而增加材料,则会造成骶骨假体重量的增加,就使得假体在结构强度和重量之间难以平衡,容易使假体结构强度不足、重量过大。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结构强度不足和重量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轻重量、增加强度和骨长入固定的骶骨假体,具有结构强度较好且重量较轻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轻重量、增加强度和骨长入固定的骶骨假体,包括外支撑框架、骨长入层和中央减重体,所述外支撑框架包括多个支撑杆,所述骨长入层边缘与位于外支撑框架一侧的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中央减重体的外边缘与外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中央减重体与骨长入层抵接或固定连接,
所述骨长入层包括多个骨长入单元,所述骨长入单元外部轮廓整体呈立方体,所述骨长入单元设有球形骨长入腔,所述球形骨长入腔的直径大于骨长入单元的宽度且贯穿骨长入单元的侧壁形成骨长入圆孔,多个所述骨长入单元相互紧密拼接并且相邻骨长入单元的骨长入圆孔互相连通,所述球形骨长入腔的直径为100微米~1000微米,
所述中央减重体包括多个减重单元,所述减重单元外部轮廓整体呈立方体,所述减重单元设有球形减重腔,所述球形减重腔直径大于减重单元的宽度且贯穿减重单元的侧壁形成减重圆孔,多个所述减重单元相互紧密拼接并且相邻减重单元的减重圆孔互相连通,所述球形减重腔的直径大于球形骨长入腔的直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骨长入层的厚度方向紧密拼接有4层骨长入单元。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支撑框架的三个不同的侧面处均设有骨长入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贯穿中央减重体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套供设置有3个,3个所述连接套相互平行且轴心共面,相邻的所述连接套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连接套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与所述骨长入层固定连接的支撑杆设有宽度延伸段,所述宽度延伸段沿支撑杆的厚度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浩男,未经丁浩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6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解剖结构的立体模型构建方法及其修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