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雷公藤红素的氨基酸共晶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7148.8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29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武香香;陈坤;田启康;苗明三;朱鑫;曾华辉;麻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J63/00 | 分类号: | C07J63/00;C07C229/22;C07C229/36;C07C227/42;A61P37/06;A61P19/02;A61P29/00;A61P17/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蔡文雅 |
地址: | 450046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公藤 氨基酸 共晶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雷公藤红素的氨基酸共晶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可有效解决雷公藤红素毒性较大、口服给药会引起胃肠道刺激,且易产生全身性的不良反应,在水相和油相中溶解度均较差,口服体内吸收极差,体外释放度小导致的难以临床应用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雷公藤红素的氨基酸共晶物包括活性组分雷公藤红素分别与共晶形成物苏氨酸(Thr)、苯丙氨酸(Phe)、L‑酪氨酸(Tyr)构成的雷公藤红素的氨基酸共晶物,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丰富,易生产制备,溶出度高,药效好,开拓了雷公藤红素的氨基酸共晶物的新用途,是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器官移植排异、抗肿瘤药物上的创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特别是一种雷公藤红素的氨基酸共晶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雷公藤红素又称南蛇藤素、苦瓜素,英文名为Celastrol,分子式为C29H38O4,结构式为:
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卫矛科植物雷公藤、南蛇藤及独子藤等中的三萜类化合物。雷公藤红素在多项药理学研究中展示出了良好的生物活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如对多种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器官移植排异等有效,抗肿瘤作用也尤为显著,据报道雷公藤红素的抑瘤作用(65%~93%)超过紫杉醇,是一种新的蛋白酶抑制剂。在雷公藤红素成功上市并应用于临床之前,需要开展的工作以及解决的问题还有许多,如其毒性较大、口服给药会引起胃肠道刺激,且易产生全身性的不良反应。此外,雷公藤红素为难溶性物质,在水相和油相中溶解度均较差,口服体内吸收极差,体外释放度小,上述各种因素严重限制了雷公藤红素的临床应用。
药物共晶,是一类在常温下均为固体的药物活性成分(API)和共晶形成物(CCF)通过氢键自组装,或者带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的非共价键组装形成的一种新型结构。选择合适的CCF与药物活性成分API组成共晶,往往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药物的各种理化性质及药学性质。共晶是改变药物固体形态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已成为药物研发的新途径。雷公藤红素结构式中包含了多个氢键受体单元,本发明利用晶体工程策略,结合雷公藤红素结构中存在给受体基团的特点,采用辅助研磨法制备了雷公藤红素(Cel)和苏氨酸(Thr)、苯丙氨酸(Phe)、L-酪氨酸(Tyr)的共晶,以满足治疗疾病药物的需要,但至今未见有以上共晶形成物的相关报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雷公藤红素的氨基酸共晶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可有效解决雷公藤红素毒性较大、口服给药会引起胃肠道刺激,且易产生全身性的不良反应,在水相和油相中溶解度均较差,口服体内吸收极差,体外释放度小导致的难以临床应用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雷公藤红素的氨基酸共晶物包括活性组分雷公藤红素分别与共晶形成物苏氨酸(Thr)、苯丙氨酸(Phe)、L-酪氨酸(Tyr)构成的雷公藤红素的氨基酸共晶物。
所述的雷公藤红素的氨基酸共晶物的制备方法为:将雷公藤红素分别与共晶形成物苏氨酸、苯丙氨酸、L-酪氨酸按摩尔比1~2∶1~2置于不同的玛瑙研钵中,向其中加入溶剂至粘稠状,然后进行研磨,在研磨的过程中再多次补加溶剂使混合物保持粘稠状,研磨10~50min,取出,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在30~80℃干燥12-48h,得到雷公藤红素的氨基酸共晶物。
所述的溶剂为甲醇、乙醇、冰醋酸、水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雷公藤红素的氨基酸共晶物具有药物活性,可有效用于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器官移植排异、抗肿瘤等。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丰富,易生产制备,溶出度高,药效好,开拓了雷公藤红素的氨基酸共晶物的新用途,是治疗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病、器官移植排异、抗肿瘤药物上的创新,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医药大学,未经河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71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