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串联式浮动液货过驳海工平台及过驳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557510.1 | 申请日: | 2019-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96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冲;霍燕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蒽天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34 | 分类号: | B63B27/34;B63B27/30;F17C5/02;B63B25/08;B63B22/00;F17C1/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串联式 浮动 驳海工 平台 方法 | ||
1.一种可移动串联式浮动液货过驳海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浮式平台,所述可移动浮式平台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的一端与单点系泊装置转动连接,第一本体设置有液货罐式集装箱充装及吊装作业区,液货罐式集装箱安装于该作业区;沿液货罐式集装箱充装及吊装作业区的两侧设置有可沿其纵向移动的桥机;所述第一本体设置有充装系统,用于向罐式集装箱内充装液体;
第二本体通过铰链式软连接臂连接于第一本体的一端,所述第二本体设置有液货舱,所述液货舱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延伸至第一本体,并与充装系统连通;
当液货散装运输船靠近可移动浮式平台时,第二本体上的液货舱通过管路系统与液货散装运输船连通,将液货转移至散装运输船;
当罐式集装箱运输船靠近可移动浮式平台时,通过第一本体上的桥机将罐式集装箱转移至罐式集装箱运输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串联式浮动液货过驳海工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货罐式集装箱充装及吊装作业区包括第一区域以及与第一区域间隔设置的第二区域,其内分别设置有第一桥机和第二桥机;
当空的罐式集装箱运输船移动至第一区域时,第一桥机将空的罐式集装箱转移至可移动浮式平台,并按照预定的方式堆集;罐式集装箱运输船移动至第二区域;第二桥机将装有液货的罐式集装箱转移至罐式集装箱运输船;与此同时,采用充装装置向第一区域中的罐式集装箱进行充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串联式浮动液货过驳海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罐式集装箱为尾部充装型罐式集装箱,包括罐体,固定在罐体周围且组成方形支撑框的架体,分别设置在所述罐体上下两侧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及设置在罐体一侧的自动充装口;所述自动充装口包括焊接于罐体内壁且周向开口的引液管,内套于引液管且一端与引液管末端抵接的弹簧,一端穿过弹簧和引液管末端的引导孔延伸至罐体内、另一端形成与引液管开放端内径适配的凸起部的挡止件,沿自动充装口外侧焊接并覆盖自动充装口的导向管,转动连接在导向管内壁的推动杆,一端与推动杆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挡止件连接的顶开杆,以及设置在导向管一端的充装接头组件;所述充装接头组件包括固定在导向管端部的密封连接环和螺接管,固定在密封连接环和螺接管之间的密封圈,以及固定在螺接管端部的定位套;所述螺接管与导向管之间嵌合连接并通过法兰连接加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串联式浮动液货过驳海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的端部设置有承压管,所述承压管内设置有单向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串联式浮动液货过驳海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开杆的末端设置有挡止凸起,所述导向管内壁固定有挡止块,当顶开杆反向运动至预期位置时,挡止凸起与挡止块抵接,阻挡顶开杆继续反向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串联式浮动液货过驳海工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境监测系统,所述环境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预定海域并形成网格式布局的若干组浮标,安装在浮标上的风速风向传感器、海水流速仪和光谱遥感仪,以及与风速风向传感器和海水流速仪信号连接的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包括区域海浪短期预测模块,所述区域海浪短期预测模块用于:每隔预定时间接收风速风向传感器、海水流速仪和光谱遥感仪发送的风向、风速、波高、波向、流速和流向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标准化;通过DBN模型训练已标准化的数据,获得训练后的数据,然后通过BP算法对训练后的数据进行参数调优,得到调优参数;经至少三组相邻间隔时间获取的数据处理后,建立风矢量场、第一波矢量场和流矢量场;
每隔预定时间获取海浪视场图像数据,对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提取海浪图像的纹理,确定海浪的波峰线并根据两个连续的波峰线之间的距离计算波长,给每个查找到的波峰编号,并建立波峰场图;下一帧图像开始,查找上一帧图像中出现的波峰并查找新的波峰,对新的波峰进行编号,将新波峰添加到波峰场图,根据新波峰与相邻最近的波峰的方向和图像的间隔时间,建立波峰传播方向矢量图;比较第一波矢量场和波峰传播方向,采用神经网络对数据进行训练,得到参考数据;根据参考数据对海工平台进行控制,从而使其保持稳定;
当前一帧图像中的波峰与后一帧的波峰出现重叠,且重叠距离小于临界值时,判断为同一波峰,将编号合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蒽天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蒽天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751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