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自能控温式康体住宅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557748.4 | 申请日: | 2019-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58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于靓;孙益康;于宝山;孙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E02D27/00;E02D27/32;F24T1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168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管 控温式 地基结构 房屋主体 能量转换 有效降低能耗 保暖效果 建筑领域 下端侧壁 锥状结构 引导孔 上端 采光 基桩 梁檩 下端 地基 地下水 封闭 辐射 延伸 住宅 | ||
本发明公开了半自能控温式康体住宅房,属于建筑领域。该装置包括房屋主体和地基结构,所述地基结构包括地基本体、基桩和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下端呈封闭的锥状结构,所述引导管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引导孔,所述引导管的上端延伸至房屋主体的梁檩内。本发明提供半自能控温式康体住宅房,通过引导管把上涌的“地气”和“地下水”顺势向上引导出来,并使其在引导管内运移的过程中产生能量转换,让“辐射冷暖”效应最充分地体现出来,可以有效降低能耗,并且无需牺牲采光等来获取保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半自能控温式康体住宅房。
背景技术
追求建筑环境健康舒适与节能的当今时代,多种绿色节能的新型“住宅”在国内外遍地开花。其设计理念多以被动式的“保温”为基础,其施材和施工的重点多放在“外墙”的“保温材料”和“保温墙体”的认定和砌构,以及牺牲“节能式住宅”室内采光及房屋开间的进深合理性为代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节能”的目的,但其弱点甚至不容忽视的缺点也极其明显。
例如,多数“节能式住宅”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其为达到节能目的而采用的建筑结构与建筑构造常常致使其造出的“黑屋”内的空气流通不畅,空气质量不达标(《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尤其是房屋内逐渐积累的气体放射性核素限量超标,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超标严重(《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最终导致人体的“养生”受到严重伤害。或者因采光度较好及空气较流通的中高级“节能式住宅”成本造价极高而不被百姓所接受。
众所周知,“废物利用”的当今,“建筑用砖”多以放射性元素含量较高的“粉煤灰”为原料。原料中的放射性元素镭,其衰变并产生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稀有气体“氡”。
氡本身是一种惰性气体,无色无味,不与其他元素结合,质量比空气重,随着时间的积累多会导致“节能式住宅”中出现的“黑屋”内氡气体浓度加大。氡在空气中的氡原子的衰变产物被称为“氡子体”,为金属粒子,称为镭射气,俗称:“死气”。当“死气”被人吸入体内后,氡发生衰变的“阿尔法粒子”可对人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引发肺癌。“死气”是“节能”式住宅“黑屋”必然产生的最大隐患,是一种危害性很大却又十分隐蔽的可吸入性颗粒物。它从包括建筑物基底的岩石土壤和居室的建材中扩散出来。
因此,“节能式住宅”的设计理念愈是以“外墙保温”并以牺牲房屋采光度和空气流通为基础,愈是限制房屋开间的合理进深而去追求“利润”,则“节能式住宅”房屋内的“死气”浓度越高。因此,“节能式住宅”的设计理念首先必须摒弃“只为节能而建造”的设计理念,让“节能式住宅”可能存在的“黑屋”亮起来,让整个住宅内及墙体内的“死洞”变“活洞”,让整个屋子里和墙体内的“死洞”及其内的“死气”变为“活气”,让房子也能“吐故纳新”会“呼吸”而“活”起来;让中高档的“节能式住宅”成本彻底降下来,让人居家室真节能,更舒适,让人体养生保健作用更直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半自能控温式康体住宅房,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房屋结构存在空气流动性较差、采光较差的问题。
半自能控温式康体住宅房,包括房屋主体和地基结构,所述地基结构包括地基本体、基桩和引导管,所述引导管的下端呈封闭的锥状结构,所述引导管的下端侧壁上开设有引导孔,所述引导管的上端延伸至房屋主体的梁檩内。
更优地,所述引导孔为三排,每排所述引导孔沿所述引导管的延伸方向布置,三排所述引导孔沿所述引导管的周向均匀布置,每排所述引导孔为三个,相邻的两个引导孔之间距离为一米。
更优地,所述地基本体上开设有引导槽,所述房屋主体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引导槽内,所述引导管穿过引导槽,所述引导槽内填充有由红长石或蒙脱石构成的填充料。
更优地,所述引导槽内自底向上依次填充黄土层、河卵石状的填充料、不规则形状的填充料和秸秆保护层和阻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5577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